下闢遠侯的能力。
又有大臣想勸說皇帝多帶兵馬,並且取消太監楊奉的權力,韓孺子不給他們開口的機會,接連發布第七、第八道聖旨。
第七道聖旨很簡單:命東海王攜家眷就國,與皇帝一同出發。
大臣們對這道聖旨心中稱讚,皇帝親自征討臣子,實在有失顏面,歷朝歷代都會找一個公開的藉口,比如巡狩、封禪之類,當今皇帝的藉口更完美一些,既能順路剿滅上官盛,又將競爭者東海王送出了京城,一舉兩得。
第八道也是最後一道聖旨:准許宗室、勳貴、大臣子侄自願參軍,保護御駕親征的皇帝。
大臣們被皇帝的幾道聖旨弄得不知所措,正琢磨這最後一道聖旨是何含義,皇帝宣佈散朝,天黑之前,八道聖旨必須正式頒佈,明日準備,後日出征。
守宰相申明志開始忙碌起來,他可不想在得到任命的第一天就惹皇帝不高興,對他來說,儘快去掉“宰相”前面的那個“守”字,比什麼都重要。
韓孺子在凌雲閣用午膳,然後召見幾位真正的親信。
對楊奉他沒什麼可說,反而要問一句:“此次出征,楊公可有提醒?”
“繞遠路、防刺客。”
韓孺子一笑,楊奉果然最瞭解他的心事,此次出征,剿滅上官盛尚在其次,取得南、北兩軍的認可,並且向天下各郡宣示皇帝的到來,才是最重要的目的,所以楊奉建議皇帝繞遠路。
這也是韓孺子為何只帶一萬將士的原因,如今民生凋敝,太多人馬只怕各地供養不起。
蔡興海和晁化留在京城守衛皇宮,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全都接受楊奉的節制。
北軍都尉劉昆升同樣留下,在城外執掌北軍和一部分曾經支援倦侯的南軍,只要不出大錯,足以壓制住崔太傅的南軍。
跟隨皇帝出征的將軍只有柴悅和房大業。
柴悅還接到一項任務,在宿衛軍當中尋找一位持斧將軍,韓孺子率兵進攻北城門的時候,差點死在此人斧下。
一切安排妥當已是傍晚,申明志動作迅速,八道聖旨全都正式頒佈,與此同時,大量奏章湧入宰相府,透過中書省送到皇宮裡,一半仍是苦諫皇帝三思,另一半則是請戰隨徵。
人人都明白,皇帝說是要大家“自願”參軍,可是不自願者,前途就算毀了。
韓孺子准許了所有申請,在最後一批申請中,看到了崔宏和崔騰父子二人的名字。
崔宏的奏章很長,回顧了崔家對大楚的貢獻,隱諱地反思了他曾經犯過的錯誤,苦勸陛下留在京城,自願前去討伐上官盛,最後,如果皇帝非要御駕親征,崔家父子願做馬前卒。
已經很晚上了,韓孺子仍去拜見母親,太后早已休息,王美人卻一直在等皇帝,沒有請他進寢宮,就在大門口屏退眾人,嚴肅地說:“你知道御駕親征有多危險嗎?”
韓孺子點點頭,他做出決定之前沒跟任何人商量,猜到母親不會特別贊同,“必須如此,在京城牽扯太多,我要將崔太傅等人都帶出京城,以軍法行事,更快、更方便,而且能讓南、北兩軍對我的支援更牢固一點,等我再回京城的時候,對付大臣也就更容易一些。”
王美人長嘆一聲,兒子說得沒錯,將隱患帶出京城,的確比在京內的更好解決,但也更加危險,“路途艱險……”
“那也比困在原地無路可走強。”韓孺子微笑道,對未來並不是特別擔心。
王美人沉吟片刻,“陛下這是將一切賭注都押在楊奉身上啦。”
皇帝御駕親征,楊奉將成為京城最有權力的人物,韓孺子制定計劃時就是這麼決定的,“總得有幾個可信之人,否則的話我真是孤家寡人了。”
王美人笑了笑,沒再多說什麼。
韓孺子回到自己的寢宮,皇后崔小君也沒睡,一看到皇帝就露出微笑。
“你的父親和二哥已經主動請戰了,只要他們認真打仗,我保證會帶著他們一塊返京,你還有什麼可擔心的?”韓孺子一眼就看出皇后仍有心事。
崔小君勉強笑了笑,“父親託人找我三次,我也三次做出保證,我擔心的不是這件事。”
“還有什麼事情?放心吧,頂多一個月我就能打敗上官盛,路上逛逛,三個月之內肯定能回來。”
看到皇帝自信的樣子,崔小君的笑容自然多了,很快收起笑容,指著桌上的一柄劍,“認得嗎?”
韓孺子早就注意到這柄劍,“太祖寶劍?”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