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沒能攆走匈奴人。”
孟娥露出一絲微笑,“可陛下在堅持,正因為如此,塞外的楚軍才會一路東征,京城的朝廷才敢另備新君,如果陛下早早放棄,楚軍為誰而戰?朝廷又怎敢對匈奴人保持強硬?”
韓孺子沉默許久,“謝謝。”
孟娥又退回原處,心裡的一道門被開啟,許多話想要一擁而出,都被她強行擋在了門口,正在猶豫不決時,外面的一名侍衛進來,無意中幫她將那道門重新關好,“匈奴人求見陛下。”
通譯進來,換上一副客氣得多的面容,拱手行禮,笑道:“大單于說,他與皇帝去年在碎鐵城一見如故,情同祖孫,無論中間發生多少誤會與衝突,這份感情不會變。西方的強敵步步逼近,對匈奴人、對大楚都是不得不防的威脅,匈奴人迄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結盟。”
韓孺子站起身,面無表情,頭也不疼了,就像是一頭病獅,平時走路都在打晃,一見到獵物,立刻生機勃勃,潛藏、靠近、猛撲,每一個動作都跟健康時一樣完美無缺。
通譯的笑容有些僵硬,等了一會,繼續道:“陛下可以回晉城了,甚至——可以離開晉城了。”
“條件呢?”韓孺子越發平靜,如果他早同意大單于提出的種種屈辱條件,或許現在人已經到京城了。
“大單于說不著急,大楚有不少使者在此,我們談好之後,會讓使者前去通知皇帝。”
“好啊。”韓孺子假裝想了一會,對孟娥說:“備馬,返城。”
整整一天一夜,皇帝一點訊息也沒有,晉城軍民早已等得心焦如焚,遠遠看見有火把接近,立刻有一支隊伍出城檢視,發現是皇帝回來了,大喜過望,調頭護送,有人快馬加鞭先行回城,通報喜訊。
城門裡的廢墟之上,迎接皇帝的人比送行時更多,許多傷者也來了,肅立兩邊。
韓孺子放慢速度,回到半座王府,立刻召見眾將,聽取通報,將領們安排得很好,沒有鬆懈,他很滿意,勉勵一番,讓太監送走,然後是所剩無幾的文官,他們可說的事情不多,磕頭請安,恭賀陛下平安歸來。
崔騰一瘸一拐地跟著東海王來了,等皇帝閒下來,他笑道:“我還以為再見不著陛下了,正著急以後怎麼跟妹妹交待,結果陛下就回來了,呵呵,真好。”
崔騰不會說話,這時卻沒人埋怨他,連東海王也只是笑著搖頭,沒有多說什麼,雖然危險尚未解除,可是皇帝能回來,大家都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
“大單于要談判。”韓孺子說。
“還談什麼?咱們不是早就拒絕了嗎?”崔騰眉頭微皺,不明白匈奴人幹嘛一會打一會談。
“大單于提出新條件了?”東海王很清楚,大楚驅逐匈奴人或許不用談判,想解除晉城之圍、保住皇帝的性命,卻只有談判一途。
“大概明天會來人,塞外的軍情肯定對匈奴人十分不利。”韓孺子想了一會,對一直沒走的蔡興海說:“明天起,密切監視匈奴人動向,若有調兵跡象,隨時上報。”
“是,陛下。”
韓孺子又對東海王說:“你與城中官員商量一個談判方案,從今以後,由你代替朕與匈奴人談判。”
東海王很是驚訝,除非大單于出面,皇帝當然不應該親自參與談判,可是將這麼重要的責任交給自己,東海王完全沒有想到,愣了一會,鄭重地說:“遵旨,陛下。”
崔騰急不可耐,“我呢?我呢?”
“你……把儀衛重新整頓起來。”
“放心吧,陛下,該有的排場一點也不會減。”崔騰得意洋洋,覺得自己的職責比其他人都重要。
韓孺子去了一趟北城,那裡有許多將士傷勢太重,無法前去接駕,樊撞山說不出話,只能向皇帝點頭,侍衛頭目勉強能夠坐起,皇帝免去一切禮節,慰勞一番,回王府休息。
子夜已過,韓孺子早已感到虛弱無力,但是仍然正常接受張有才等太監的服侍,燈燭熄滅,太臨退去,孟娥留下,誰也沒有在意。
有什麼東西碰到了嘴唇,韓孺子張口嚥下,過了一會他說:“這件事不要對外人說。”
“嗯。”孟娥的聲音來自角落。
“還得想個辦法斷絕這種毒藥。”
“我配了一些解藥,隨時可用,但這不是根本。”
“根本在雲夢澤。”韓孺子閉眼睡去,那是他早晚要解決的問題,但不是現在。
第二天下午,喬萬夫來了。
大楚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