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3 / 4)

小說:孺子帝 作者:飄雪的季節

不得進京。

自從武帝晚年誅殺太子之後,百王巷就沒再熱鬧過。

現在是冬季,諸侯王大都留在本國,百王巷因此更顯蕭瑟,時近黃昏,相鄰的宅區華燈初上,這裡的幾十座大門口只亮起寥寥幾盞燈籠。

剛剛掛上新匾額沒多久的倦侯府,門前倒是挺熱鬧,時不時有人結伴走過,目光往門內張望。

楊奉的一位“朋友”走過來,說:“沒事,都是城裡的朋友,我們哥幾個一句話就給打發了。”

楊奉抱拳道:“有勞。”

韓孺子跟在楊奉身邊,那人卻對他連看都不看一眼。

“你的朋友……還真不少。”韓孺子小聲說。

“有些朋友很好交,放低姿態、客氣一點,然後捧出銀子,朋友就到手了,即使互不相識也沒關係。”

韓孺子驚訝地說:“他們是僱來的?”

“僱?給你同樣多的銀子,你未必能僱得到。”楊奉在前院走來走去,碰到“朋友”就向對方拱手致意,客氣,但是絕不謙卑。

江湖中另有一套規矩,韓孺子更弄不懂了,小步跟上,說:“俊陽侯花繽說他要為武帝時枉死的豪傑正名,你的這些朋友……算不算豪傑?”

“這些朋友是京師閭巷中的豪傑,至於俊陽侯?”楊奉不屑地哼了一聲,停住腳步,“沽名釣譽之輩。”

“可他真是這麼說的,而且……也努力嘗試了,現在還逃亡在外,下落不明。”

楊奉道:“花家的確以豪俠聞名天下,交遊極廣,良莠不分,因此埋下禍根。齊王謀逆時拉攏了不少地方豪傑,其中一多半都與花家有過來往,奉命前往關東查案的官吏,收集的供狀能裝滿十輛馬車。太后遲遲沒有動手,是希望證據更充分些,能將花家極其同堂連根拔起,沒想到……”

“俊陽侯提前動手了。”韓孺子恍然大悟,“花繽早做好了逃亡的準備,參加宮變是為了壯大名聲,逃到哪都能得到豪傑的庇護,怪不得朝廷一直抓不到他。那他當時說的那些話……哦,那不是對我說的,門外還有別人,他們會替俊陽侯在江湖上宣揚。”

“嗯,在江湖中,名聲就是權力,刀劍在名聲面前也要低頭。”

“楊公在江湖上的名聲不小吧?”韓孺子好奇地問。

楊奉生硬地回道:“在江湖上,楊奉是無名之輩。”說罷,前去檢查門戶。

韓孺子留在原地,越發覺得楊奉的從前不簡單。

侯府門外的人不只是來回逡巡,一些人乾脆留下,在門口或站或蹲,彼此打招呼,也有人突然暴起,指名道姓地大罵,受到呵斥的人通常轉身就跑,沒人敢回嘴,更沒人敢留下還擊。

覺得時候差不多了,楊奉走到十三位“朋友”面前,抱拳道:“有勞諸位,這就點燈吧。”

韓孺子以下,府裡的人都沒明白“點燈”是什麼意思,那些閭巷豪傑卻心照不宣,其中兩人解下腰刀,鄭重地交給同伴,然後每人拎起一盞早已準備好的燈籠,從便門出去,隨手關上。

“點燈”居然真的只是點燈,韓孺子和那些太監、宮女不禁既意外又失望,很快,他們的想法改變了。

便門關得不緊,外面的聲音清晰地傳來。

“在下小春坊白太庸,這位我不說大家也認得,三柳巷的匡裁衣匡二哥,我們哥倆兒在這給諸位朋友道安了。倦侯今日喬遷新居,未想到會有這麼多朋友上門慶賀,準備不周,特意讓我們哥倆兒出來招待。沒啥說的,小春坊醉仙樓已經備好酒菜,大家這就去,提我們哥倆兒的名字,到樓上不醉不歸,我們稍後就到……”

張有才站在倦侯身後,小聲道:“這人真會說話,三柳巷匡二哥,名字也有意思,酒菜?咱們怎麼……”

楊奉扭頭嚴厲地看了一眼,張有才不再說下去,卻不是很服氣,更小聲地說:“真是欺人太甚,再怎麼著也是王侯之家,居然請一幫混混吃飯,自己還餓著肚子呢。”

韓孺子卻不這樣想,反而聽得很認真,揣摩外面傳來的每一句話。

白太庸之後,匡裁衣也說了幾句,他好像真是一名裁縫,開口第一句就說:“那個誰誰,你從我店裡拿走三套袍子,啥時候給錢?今天咱們得好好聊一聊……”

門外響起了笑聲,有幾個人開口挑釁,不等白太庸和匡裁衣開口,就被其他人罵走。

沒多久,白、匡兩人從便門回來,手中的燈籠留在了外面,從朋友手裡接過刀,向楊奉拱手告辭,對倦侯仍是一眼不瞧。

接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