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士卒列隊而入。每個人此時神情都有些緊張,他們早就被叮囑過要將腳步放輕,同時不得喧譁。
看著魚貫而入計程車卒,一名年輕人來到曹植跟前,壓低聲音抱拳道:“四公子,張方奉父親之命領了三萬士卒來聽用,請四公子調遣。”
曹植見著連忙將張方扶住,笑道:“有勞張少帥了。”頓了一頓,目光落到一邊的徐晃身上道:“公明,這三萬部隊就交給你了。”
徐晃凝重地點頭道:“四公子放心,某能守住涿縣,這次也定能再次擋下張頜。”
曹植微笑道:“如此甚好,子龍,大軍可準備妥當?”
趙雲答道:“都已經用布帛綁好了馬蹄,馬嘴也已經用繩索紮好,隨時可以出發!”
曹植目光一凝道:“好,事不宜遲,立即出發!”說完曹植向徐晃和張方拱了拱手道:“一切拜託了,若涿縣不可守,就退守薊縣吧,公明務必要拖住張頜。”
徐晃答道:“某自曉得。”
客套的廢話也不再多說,曹植跳上戰馬,與趙雲一同離開了大營。目送曹植離開之後,張方有些不解地問徐晃道:“公明將軍,怎麼將我軍調來之後公子又走了?而且還將騎兵都調走了?”
徐晃笑了笑道:“我軍目的,現在就是為了拖住張頜,製造戰機。四公子所行的乃李代桃僵之策,就是用黑山軍替換了那二萬餘騎兵出來。讓那二萬餘騎兵投入到河北戰場上,比放在這裡強多了。”
聽到這裡,張方總算明白過來。因為若是被張頜知道營內只有普通步卒,他肯定會發動進攻,故而只能在黑暗中偷偷地調動兵力。此法關鍵在一個瞞字,瞞得越久對曹植越是有利。
想清楚之後,張方忍不住由衷讚道:“四公子果然智計百出。”
徐晃點了點頭道:“好了,且安排士卒入營吧,明日我等還需要拉些戰馬到外面跑一圈,以瞞過張頜。”
聽到這話,張方皺眉道:“我們黑山軍雖都是幽並漢子,但是久未騎馬,恐怕……”
徐晃微笑道:“放心,我軍有騎卒速成之法。”
張方有些驚訝道:“如此就拜託將軍了。”
且不說徐晃如何瞞天過海,只說曹植帶著趙雲,匯合了成公英和司馬孚,帶著兩萬騎兵急急地望南而去。
當天矇矇亮,離開了涿縣約有百里左右,曹植才下令士卒們將綁在馬腳的布帛解開,同時放下綁緊馬嘴的繩索。
這時成公英目光曹植身上,忍不住讚道:“四公子果然睿智,此等李代桃僵之計都能想出,英佩服!”
曹植淡笑道:“先生謬讚了,現在戰局已經對我軍有利,本公子只是不希望拖得太久給袁軍反撲之機而已。”
成公英點頭道:“四公子所言有理,現在五萬餘騎兵入冀州,足夠給予袁本初巨大的打擊。只不過四公子準備下一步怎麼做?”
曹植輕笑道:“孟起還有文遠他們,此時應該已經將鉅鹿郡和常山國都攪得天翻地覆了。通往魏郡的道路已經打通,我軍目的就是鄴城!”
袁曹交鋒到了現在,已經進入最後階段,雙方都不約而同地將目標鎖定在對方的老巢,許昌和鄴城!
袁紹這邊是派出了大將韓猛,帶領五萬大軍望許昌而去。曹操知道訊息之後,也只能勉強擠出兩萬步卒,讓夏侯帶人去支援。至於最後結果如何,曹操自己也猜不到。
從官渡到許昌的距離並不算遠,韓猛所部雖然是步卒,但走了十天左右,總算趕到許昌城下。此時,荀早就收到訊息,許昌的守軍嚴陣以待。
皇宮中,劉協正在百無聊賴地讀著醫書,自從衣帶詔之後他已經完全淪為傀儡。而劉協也開始有點自暴自棄,不再理會政事了,反倒沉迷於醫術。正讀書間,忽然聽到外面傳來陣陣喊殺聲,劉協精神徒然一震,驚訝道:“外面發生何事?”說完長身而起,就要走殿中。
只不過剛走了幾步,就有士卒攔著道:“陛下,司空大人吩咐過你不能出外!”
劉協眼中怒意一閃而過,但他也清楚自己的處境,握了握拳頭問道:“那你告訴朕,外面究竟發生何事?”
那士卒搖頭道:“小人不知。”
“哼!”聽到士卒的回答,劉協一拂衣袖轉身離開。
當走進內間之後,他身邊的小太監壓低聲音道:“陛下,會不會是袁大將軍兵臨城下了?”
劉協渾身一震,喃喃道:“有這可能,不然許昌城怎會有喊殺聲。”想到這裡,劉協握緊拳頭道:“袁卿家,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