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大哥還真是迂腐,只不過……”想到這裡,曹植忽然長身而起,向曹操拱手道:“父親息怒……”
未等曹植說完,主位上曹操猛然“砰”的一下,大力拍了一下案桌,目光同時轉到曹植身上,咬牙道:“莫非汝也想來阻止為父?”聲音yīn冷無比,讓人心悸。
曹植已經不是第一次與曹操當面對上,心理所承受的壓力也沒有曹昂大,況且他也是早有準備,底氣足夠,就更加不懼了。向著曹操淡然一笑,說道:“孩兒的確不同意父親在徐州推行屯田制……”
話說到這裡,曹操的臉sè也變得更加yīn沉。只不過曹植對此選擇了無視,繼續自信地說道:“孩兒有一法,可代替屯田制”
此言一出,曹操的氣勢猛然一滯,語帶愕然道:“你有辦法?”不僅是曹操,就連眾文武,也用疑huò的目光盯著曹植。
曹操那駭人的氣勢已經消散一空,曹植就更加淡定了,輕笑道:“父親和諸位先生,可知道井田制?”
韓浩一聽,立即眉頭緊皺,轉而問曹植道:“四公子莫非想重新施行井田制?這卻是會重滔王莽之覆轍,萬萬不可行。”眾人聽到,齊齊點頭。
王莽篡漢前後,王莽可是與如今的曹操一般,面對極為嚴重的土地兼併現象。而王莽選擇的解決方法,乃是恢復西周之井田制。這一復古,卻是弄得天下大亂,無論是早前支援他的世家還是天下百姓,頃刻間都站到他改革的對立面。正是田制改革的失敗,使得王莽民心盡失,這也導致了各路義軍暴起,而光武帝劉秀才有機會趁勢而起。
曹操與群臣雖然現在名為漢臣,對於王莽之流要順應時勢貶斥一下,但他們自己對於王莽的失敗,都是心知肚明的。故此在聽見曹植提出井田制之時,才齊齊反對。
對此,曹植早有預料,輕輕擺手道:“並非完全施行井田制,而是要在其中變上一變。周之井田制,男子成年則授田以耕種,八戶而為一井,共耕公田百畝。其中公田歸國,而sī田則歸己,至男子六十而田收歸於國。現在人心崩壞,井田制早難以復施。不過並非說井田制並不可取,授田與民,百姓可隨意買賣田地,這讓田地容易歸於大族。既然如此,何不效仿井田制,男子成年則授田耕種,年六十則將田歸還於國,田地不可sī自買賣。也不需要百姓共耕公田,只需每年交納田稅即可。此法既可招流民以開荒地,又可避免百姓sī下買賣田地,以致田產皆歸於大族。”
曹植所提此法,就是後世鼎鼎大名,在北魏時期推行的均田制內的其中一種了。均田制細分兩類,曹植所言的是其中一類,這類百姓分得田地較多。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類,百姓分得田地少一半,但田地可以隨便買賣,這類其實跟漢代的授田制差不多。而歷史上的均田制,可以說是井田制的變種加上漢代的授田制hún合而成的產物。
不過現在曹操所面對的情況與歷史上的北魏不同,北魏那時經過五胡亂華,北方十室九空,莫說是什麼世家大族了,連人口也不多,因此可以進行授田。而現在曹操所面臨的情況只是大亂剛起,人口損失並未到達極為誇張的地步,更重要的是現在世家林立。一旦重新推行授田,那麼就如韓浩所言,這些田地很快就會回到世家大族的手裡。
大漢為何會出現黃巾之亂,這跟田地大部分歸於世家大族的手裡不無關係。正是百姓無田可耕,靠依附世家大族而活。來幾次天災就吃不飽,這才醞釀起民變。正是如此,曹操才死活不肯罷屯田恢復以往的授田,加上他跟世家大族勢成水火,重新推行授田制不就是將自己的身家xìng命交託給世家大族?曹操才沒有那麼傻。
現在曹植這個均田制一出,倒是一個折中之法,眾人聽完之後,頃刻間陷入了沉默之中,思考均田制的可行xìng,整個大廳靜得落針可聞
' '
第二百三十章 重建潁川書院
第二百三十章重建潁川書院
廳中眾人皆非笨人,仔細推敲了一下,便發覺曹植所提出之法有可行之處,而且還能解決現在曹操所面對的尷尬問題。
韓浩是負責田制之事,聽完之後便問道:“四公子此法雖然可行,然而授多少田地與百姓,另外就是我等要收多少田稅。要知道,推行屯田制,除了給屯民溫飽之外,其餘糧食全部上交。若是推行新田制,收稅少則不夠我軍糧食之供給,收稅多則百姓叫苦,這隻怕難以取捨。”
這個問題,曹植早就想過,於是輕笑著說道:“韓先生所擔心確實有理,只不過植以為世上最難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