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沒有想到,你家除了三公子這個練武奇才之外,還有一人天賦亦如此好,足以繼承老夫的衣缽。”
曹操聽得,有些興奮地問道:“王先生說的可是植兒?”
王越輕輕點頭道:“不錯,四公子體魄勝過同齡人,證明其平日肯定有刻苦訓練,基礎打得不錯。最重要的是,四公子腳步輕盈,甚是適合練劍。加之四公子乃是天下聞名的神童,王某這劍術最重一個‘悟’字,以四公子之聰穎,學起劍來更是事半功倍。”
聽得王越如此稱讚,曹植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撓了撓頭苦笑道:“先生謬讚了,植並沒有先生所說的那麼好。而且植自小體弱,先生說植可以繼承衣缽,未免太過抬舉了。”
王越輕輕搖頭,擺手道:“四公子只怕有所誤會了,遊俠劍術並非沙場武藝。沙場武藝講究簡單便捷,要求大開大合,這就對身體要求極高,‘力’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遊俠劍術卻截然相反,講究的是一個‘巧’字,特別是遊俠憑雙tuǐ行走天下,打鬥皆以步戰為主‘巧’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比力更加重要。而且遊俠不是大將,大將敗了影響全軍,遊俠敗了沒甚所謂,因此遊俠一旦不敵,可以遠遁千里,而無需如沙場大將一般,死戰到底。這便是為何遊俠的劍術重‘巧’而不重‘力’的原因了。四公子雖非如三公子一般天生神力,但‘巧’卻勝過三公子不少。這‘巧’並非只言身體之靈敏,還有就是頭腦之‘巧’。諸位可以試想,先秦時那麼多著名的刺客,甚少是以力著稱的?”
王越所言,卻是道出了大將與遊俠的不同,只不過曹操聽完,眉頭忍不住緊皺,凝聲說道:“王先生,這刺客之道……”
曹操一開口,王越哪裡不知道他想的是什麼,擺了擺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說道:“王某聽聞曹大人年少時好任俠?”
這並非什麼秘密,是以曹操聽到王越如此問,大方地點了點頭。
王越輕笑道:“那曹大人看來,怎麼才能算是真正的遊俠?”
曹操想也沒想便答道道:“俠者,義士也。重承諾,輕生死!”
俠始於春秋戰國之時,最著名的任俠就是墨家祖師墨翟了,他也可以說是任俠的祖師爺了。墨家提倡義,正是如此,後世的任俠亦皆以義為先。而戰國至西漢初期,乃是任俠最為繁盛的時期,著名者如魏國信陵君門客侯嬴、朱亥等,這些都是為國為民的俠。
但是,任俠的範圍很大,特別是任俠們高強的武藝,更適合於行刺殺之事。因而不少任俠,也是著名的刺客。故而刺客亦屬於任俠的一種,只是他們的名聲太盛,而且比較特立獨行,故此才會被後人分開。在漢末,不少人都知道,任俠對於刺殺之道,也是十分擅長的,他們隨時可以從一名普通的任俠化身成令人聞風喪膽的刺客。
這也是為何,王越頭頂上那個天下第一劍客的名頭如此響亮的緣故了。荊軻刺秦的故事可是流傳甚廣,不論朝中大臣還是各地諸侯,若是被王越這麼一名精通刺殺之道的任俠盯上,那恐怕會寢食難安。
只見王越聽到曹操之言,先是點了點頭,而後又搖了搖頭道:“曹大人所言,越以前也十分認同。只不過之前幾日,越方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俠!”
王越當了一輩子的俠,在這方面自然有話語權了。聽到王越否認自己的話,曹操也不著惱,反而虛心地拱手問道:“那不知先生以為,什麼才是真正的俠?”
王越聽到之後,那原本渾濁的眼睛徒然一亮,有力地念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此言一出,下面的曹植當先愣了一下,用奇怪的目光望向王越。而迎接他的,則是王越讚許的目光。見到這一幕,曹植哪裡不知道當日教訓張孝的話,已然被王越聽了過去。
而那邊曹操聽到,也是在原地發愣,腦海之中卻是猛然回憶起年少時與袁紹一起當任俠所做下的事。仔細想來,卻是沒有一件於國於民的好事。想到這裡,曹操苦笑道:“看來本將的確不適合當任俠,哈哈哈……”頓了一頓,曹操向王越拱了拱手道:“先生能領悟俠之精粹,可喜可賀。”
王越聞言,卻是輕笑道:“曹大人誤會了,這話其實並非由越所悟得。”
曹操聽到,眼眉一挑道:“不知此話是出自何人之口?”
王越微微一笑,以手指著曹植說道:“正是四公子。”
曹操見到王越指著曹植,心中苦笑,暗道:“這小子,連好任俠這一點都這麼像我,只不過貌似這小子比我這個老爹做得更好。”想到這裡,曹操忽然仰天哈哈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