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想起來之前常常在網上看到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英雄們生活困難的圖片,沒想到英難流血又流淚的事情還真的發生在自己的身邊了,
為了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王財招集了政務衙門、民工司、農工司、聖庫司、輜務司一起討論了一個晚上,終於拿出了一個符合蘇南當前實際情況的撫卹政策,除了繼續完善太平天國的醫療制度(關於太平天國醫療制度我另外整理專門資料說明)以外,聖庫司一次性調拔一部分資金支援農工司建立幾個農場,專門為軍隊提供肉、蛋等各種副食品,而輜務司則以政府採購的方式向農工司採購(不足部分另向民間採購),以利農工司擴大生產。要求確保普通士兵每頓應有兩個菜,每週至少消耗二兩肉的標準,而出征在外的部隊除了在當地徵糧以外,輜務司應定期運送副食補給,軍裝被服則由輜務司公佈尺寸標準,全面向民間採購,駐防軍每年換裝一次,野戰新軍每年換裝兩次。陣亡士兵一次性撫卹六十兩,戰傷士兵撫卹十兩到三十兩不等,因傷無法歸隊計程車兵如願還家則發銀五十兩,如願留下效力,則全部安排到軍辦農場、工廠中量力設崗,關於這一項鄭國提出在即將通車的鐵路沿線設立巡崗,可以解決大量退伍傷兵的出路,加上每月三兩銀子的月錢足夠上這些人過上還算不差的日子。同時為了給退伍傷兵一個申訴的地方,王財還特別下令在輿宣司成立功臣處,今後退伍軍人就由功臣處統一管理,任何退伍傷兵都可以到這裡提出自己的要求與申訴。
雖然這樣一來,蘇南每年都要多支出近四十萬兩的銀子,但是王財還是認為是值得的,首先透過這個機會開啟了政府採購之路,透過大量的政府採購必定可以活躍整個地區的經濟流動,也可以讓更多的農民走上商業生產的道路,其次可以藉機試驗規模化生產的實際效果,甚至可以吸引民間資金投資到生絲、茶葉規模化生產中去,再次是統一了部隊裝備,解除了士兵的後顧之憂,鼓勵士兵們奮勇作戰,最後還順帶著顯示了蘇南清明的社會環境,力爭吸引更多的人材為蘇南效力。
相關史實
1、關於12磅炮彈每顆要三十兩銀子的記述並不是我亂蓋,引自《李文忠公全書》朋僚函稿卷3,頁16。
2、關於太平天國的醫療制度我引用了史料來說明問題:太平天國醫療衛生組織,在國家制度上,有一定的組織,已經形成為一種正規化的制度。它可分為朝內、軍中、居民三個系統。朝內醫療衛生組織,設殿前國醫一人,「為典內醫之首」,也是國家衛生工作最高的負責人,故「屬官至多」。太平天國丙辰六年七月前,任國醫的是素精醫理參加金田起義的補天侯李俊昌。在國醫之下,設天朝督內醫四員,職同指揮。開朝掌醫四員。專治外科,也職同指揮。又內醫四員,職同將軍。內醫七員,職同總制。又內醫七員,職同臨軍。朝內拯危急一員,職同將軍。留朝內診脈醫生九員,職同軍帥。軍中醫療衛生組織,各軍設內醫四員,治內科,職同總制,又內醫十四員,職同軍帥恩賞檢點督醫將軍一員,掌醫二十五員,治外科,職同總制。拯危急一員,職同監軍,屬官無數,皆治外科,主療受傷的人員。這個數目相當大,以恩賞檢點督醫將軍官職最高,當是各軍的衛生工作領導人。其中可看出一個特點,即外科人員的配備可算得是堅強的,除二十五人外,還有拯危急,並且「屬官無數」。太平軍每軍實際人數為二千五百人,以二十五個外科醫生計算,每百人中就有一個外科醫生,這是一個很健全的醫療機構了。此外尚有理能人,就是護理病人員,其員數無定額,其主要工作是料理傷病員的茶飯湯藥。又設功臣一員,主管軍中藥料。民間醫療衛生組織,天京各街道設醫生六十員,職同軍帥。這六十個醫生是專給天京人民治病的,每逢初一、十五都到督內醫衙點名。這是一種例會,以便檢查人數,指導工作等。這時候,天京行供給制,這一種醫療制度,就是一種公醫制度。在朝內官中設有醫騾馬一員,即馬醫,專醫天京馬疾。軍中有無專設馬醫,情況不詳。關於藥品,在行營規矩第五條特別規定,不得「搜操藥材鋪戶」,使戰時藥材商人照常營業,藥品的供應,得以源源不絕。到建都天京後,在天京實行公有制度,城中大小藥店。均歸公有,在紅紙郎大街設立總藥庫,由內醫專管。其藥品用分配製度供應,詳細情況不詳。太平天**隊的醫療衛生工作是值得注意的。打伏時,擔負立刻救治的是拯危急(急救醫生),規定:「凡有打仗傷者,則有拯危急一人,先以草藥敷之」。在軍中和朝內都有拯危急醫生以搶救傷員。其所用的草藥,是經過成千成萬次的監床經驗得來的,只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