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法軍總數近六十萬人,其中:步兵三十九萬八千人,內有基幹步兵團一百個,獵兵和非洲兵等四十餘營;騎兵八萬六千餘人,六十個團;炮兵約七萬人,十七個團,火炮約一千二百門;海軍有戰艦一百七十一艘,其中主力艦二十五艘。與四十年代初期相比,英法軍隊在武器裝備方面有了明顯的改進。其步兵已裝備有米涅式、李恩飛式和蘭開斯特式線膛步槍,提高了射速、射程和命中精度。火炮也由滑膛炮改為線膛炮,由實心彈發展到榴霰彈,提高了射擊精度,增大了殺傷面積,射程增加了近千米。海軍艦艇方面,英國的蒸汽艦已超過三分之一,艦速由八節以下增至十節以上,排水量、續航力、攻擊力都有提高。此外,在克里米亞戰爭中還製成了一種適於淺水航行、艦炮射程遠的蒸汽炮艇。總的來說,軍事實力遠遠超過當時的中**隊,就算是王財藏在無錫的一萬多人新軍都不是對手。
2、當時的清軍是什麼裝備呢?鋤頭也有一點資料,步兵除冷兵器外,仍然使用土製鳥槍、抬槍。火炮也無多大改進,並且依然沒有專門的炮兵部隊。除虎門要塞外,大多數炮臺的火炮仍採用固定木製炮座,所有火炮都用火繩點火發射,射速慢,射程小(最遠不過千米),而且命中率低。水師戰船仍為木製的風帆船或划槳船,每船裝備數量不多的數百斤至千餘斤的火炮。1856 年,新造炮船三百餘艘,裝備了從外國購買的火炮二百門,但主要用於鎮壓太平軍。
3、大報恩寺塔:是朱棣(明成祖)為紀念其生母而建。歷時十九年(1412—1431),費錢三百四十八萬兩銀以上,通體用特製五彩琉璃磚瓦建成,高三十二丈九尺四寸許。被當時外國遊人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足以與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媲美。因洪秀全、韋昌輝怕被石達開靖難大軍用來攻城,下令埋火yao轟毀,實在是令國人痛心啊,鋤頭每念及此,無不捶胸頓足!
4、亞羅號的船藉到底是英國還中國?“亞羅”號是中國人蘇亞成於1854 年8 月建造的商船。蘇亞成非法弄到一張港英執照,並僱用了一個叫亞羅的外國人在船上工作,便稱“亞羅”船。1855 年6 月,該船轉賣給另一中國商人方亞明。方又領取了一張自當年9 月27 日起有效期為一年的港英執照,並僱用一個英國人為名義上的船長。該船僱用的水手中隱藏著海盜,他們憑藉港英執照作掩護,從事鴉片走私和搶劫等犯罪活動。廣東水師於1856年10月8日上船搜捕時,該船執照已經過期,而且船上根本沒有懸掛英國國旗。對此事件的詳細情況,鋤頭整理了一篇《亞羅號事件經過》的文章放在了“太平新篇重要史料”中,請大家閱讀,此文原作者不詳,在此一併謝過。
第100章:天京變亂(九)
第100章:天京變亂(九)
眼看著李秀成的大軍已經到了天京城外,而之前下詔捉拿的“逆臣”王財也在城外活蹦亂跳的指揮圍城,洪秀全終於不得不承認自己這次算計來算計去,看來倒黴的不僅僅是楊秀清、韋昌輝,連他自己也民心盡失,如果再不當機立斷,恐怕王財、李秀成就真的要攻城了,到時候那可真是背動了,於是招來林鳳祥、李開芳商議如何應對。
已經對天王不報希望的韋昌輝和秦日綱這幾天正在商量帶兵突圍,他們心裡清楚,坐在天京城內傻等石達開大軍圍城,那真是和自尋死路沒什麼區別了,為今之計只有趕緊帶兵逃往皖南,那是還有韋昌輝的幾萬部下,大不了率眾南下福建兩廣,自己當老大就是了,料石達開也不會跟著他後面追殺。
“報北王千歲,天王宣詔千歲與燕王千歲入宮議事!”一個北殿承宣在屋外施禮奏道。
韋昌輝看秦日綱一眼,擺手讓承宣退下,還沒等他開口,秦日綱一拍桌子笑道:“我早就說了天王不是過河拆橋的人,你看,這還不是招我們進宮了!”
韋昌輝冷笑一聲:“你還真信了!”說著站起身來,在屋內踱了幾步,抬頭道:“我們能走的了,天王卻走不了,此時叫我們進宮,必定是想問我們借樣東西,來平息城外的翼殿大軍,這樣他才能在天京待的安穩!”
秦日綱呆了一下:“借東西?借什麼東西?若有給他也無妨嘛!”
韋昌輝心中暗罵,自己怎麼和這個白痴混到一起了,鐵青著臉說道:“還能借什麼?當然是你我的腦袋了!”說完也不管秦日綱懷疑的目光,接著道:“你趕緊回府準備,今晚我們就帶兵出城。”
“可是……”秦日綱還想再說什麼卻被韋昌輝毫不客氣的打斷了。
“當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