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口岸的不斷增加,大量洋貨的湧入,也使得江南各省農民失業現象嚴重,原來封閉生產的小農經濟在機器大工業的衝擊下一個接一個的破產,大量手工作坊關門歇業,甚至有些地方上報說已經出現餓死人的情況了。
實行聖庫制度的太平天國怎麼會餓死人?王財根本不相信這幾份奏摺,但是他也知道,歷史書上強調過西方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所造成的嚴重危害,問題的關鍵在哪裡?機器流水線生產出來的東西質量好,價格又便宜,加上中國幾乎沒有的關稅,當然會對小農經濟產生衝擊,但是這種衝擊又是社會發展所必然的,想要社會進步,就不能不面對這種陣痛。要想緩和這個社會矛盾,要麼是發動對外戰爭,轉嫁國內矛盾,這點王財不頭痛,很快就要北伐了,仗不愁沒的打,但是這肯定不是長久之計,甚至這是種兩敗俱傷的蠢辦法,如何才能既讓老百姓吃飽,又能推進改革的繼續呢?
“擴大內需”!琢磨了半天,王財腦子裡突然跳出這個詞來,既然外貿上我們沒有優勢,那採用政府投資的辦法來增加國內需求,同時大規模的投次於國內基礎建設,這樣是不是可以降低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和失業呢?等到王輳г撕屠詈枵麓雍M飠乩矗�羰悄芪���嗟墓�庾時鏡街洩�賜蹲噬璩В�敲淳屯耆�梢源鐧郊�煜虜聘晃�宜�玫哪康摹�
想到這裡,王財馬上給內閣下了一道命令,要求政府每年投資於國內建設的預算不能低於每年財政收入的20%,要在十年內,將江南各省州、府一級的城市全部連通鐵路,而路軌所到之處也必需架設電報線,這麼大的工程光靠天朝政府投資肯定是不行的,具體是招商引資,還是繼續從日本人那裡搶,王財拍拍屁股,全部丟給內閣去傷腦筋了。
自大清水師覆滅之後,江北的清軍勢力已經處在極度的混亂中了,曾國藩帶了個好頭,各省督撫如今對於清廷皇令都是陽奉陰違,紛紛練勇保境,號稱節制江北五省軍務的兵部尚書、太子太保顧詩雖然大權在握,但他的命令過過了山、陝就如同廢紙一張,就連山東、直隸的清軍也不肯受他的指揮,非但如此,雖然朝廷對於他編練新軍的計劃非常支援,但是卻拔不出銀子來籌辦軍械,西北各省又扣住協餉不放,原計劃購買五萬人的軍械,到位的銀子只夠裝備二萬人,萬般無奈之下,顧詩只好請求恭親王奕欣出面,找洋人銀行借款,甚至把年息抬到八厘都沒人敢借,各國銀都很清楚,這危如累卵的大清朝廷說不定哪天就要被江南的太平軍給消滅了,此時借銀子給他,那不是和丟到水裡一樣?談了幾次之後,只有幾家銀行肯借十萬兩銀子,不但年息高達十厘,更是要求兩年內還清,走投無路之下,也只能先答應下來再說。
有了銀子的顧詩立刻與英國人簽訂協議,定購了一批洋槍洋炮,加緊訓練新軍,而他賴以起家的一萬淮軍也已經進駐了蒙城佈防,安徽巡撫福濟則率領二萬淮勇固守在臨淮關,安徽按察使馬新貽督軍五千駐防懷遠,新升任的亳州鎮總兵苗沛霖在河南屠殺完捻軍後也轉身回防穎州,山東巡撫李惠則在顧詩的嚴令下,率軍二萬重新推進到了沂州,勝保的一萬人馬布防兗州,而重新被啟用的僧格林沁則率蒙古馬隊坐陣鄭州以為後援,五萬新編練的主力新軍則由顧詩親自統領,駐防京、津一線,隨時準備南下。
在北京的範例收集到這些情報後,馬上送回天京,王財意識到再拖延北伐的時間,的確能夠讓自己準備更充份一點,但是也給清廷喘息之機,從而增加了進軍的難度,招來總參謀部緊急商討之後,他終於下定決心,釋出總動員令,誓師北伐!
前期從江南各個戰場趕回到蘇南的十二支新軍主力接到王財北伐動員令之後紛紛開始按照總參謀部的密令進入各個戰役出發地,加緊準備北伐所需的各種物資、彈藥,輜務司從各地徵調防軍保護補給隨軍北上,整個江南都開始行動了起來,一時間戰雲密佈,殺伐之氣頓起。
根據計劃,新一軍高建國部,新二軍倪守道部,新三軍賈充部組成一兵團,由倪守道任兵團長,出廬州攻入河南後,打擊駐防鄭州的僧格林沁;九江的李秀成部、皖中的韋志俊部和從江西返回的楊輔清部組成二兵團,由李秀成任兵團長,從六安北上,直取蒙城,打擊在皖清軍;新四軍潘啟亮部,新五軍馮天部,新六軍戴伏波部組成三兵團,由潘啟亮任兵團長,出徐州擊敗山東巡撫李惠後直撲濟南,而做為奇兵的新十一軍武智久部和新十二軍王仁甫部待清軍主力被吸引到河南、山東的時候,在上海登船沿海路攻取秦皇島,並拿下山海關,太平水師將為他們提供支援;整個戰役的預備隊由新七軍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