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2 / 4)

小說:太平新篇 作者:笑傲網路

橫遍野的山河被灑上了一層黃色,微風中竟然漂過淡淡的花香……

我來了,我走了,我在那裡……

PS(以下不計入正文字數):綜合朋友們在書評區的投票,鋤頭為顧詩設計了這樣一個結局,清末不乏類似顧詩這樣心懷抱國之志,卻壯志未酬,身先死的人,雖然他們並沒有為歷史添上濃濃的一筆,但是正如顧詩臨死前說的:我來了,我走了,我在那裡……

相關史實(上一章的史實忘了加上了,今天一起補上):

1、太平軍守城制度,駐地中央建望樓以調兵,如東方敵來,望樓麾青旗,西方白旗,南方紅旗,北方黑旗,幾方兵來,便同麾幾面旗,如欲調東方兵接應南方,便在大紅旗下加青布帶,調中央兵加黃布帶,依此類推。

2、《鞏金甌》:大清帝國國歌,公元1911年8月13日,清末帝宣統三年,正式頒發全國,六天後,武昌起義爆發,推翻了滿清帝國。由嚴復作詞,溥侗依照康熙及乾隆時代登基的禮樂編曲,郭曾炘修訂。此歌曲調高亢,極其悲壯宏大,鋤頭因此借用到這裡,只是為了渲染一下場景、氣氛!拋開背景不說,這首歌真的很好聽。

第138章:團聚

第138章:團聚

有人的喜歡用暴飲暴食來緩解內心的痛苦,而王財就是完全相反的另外一種人了。大汶口戰役結束之後,王財不吃不喝的把自己關在營帳內,時不時鬼叫般的傳出幾聲號哭,無論誰來勸都是一概不理,倪守道沒有辦法,只好派人趕緊迴天京把兩位王娘請來,在他看來男人最痛苦的時候也許女人就是最好的解藥。所有參戰的將領都不明白,死了一個心腹大患為什麼會讓輔王變得有點神智不清了,與他們同樣迷惑的是那些接到顧詩臨終遺命的淮軍將領,王財下令把他們全都放了,愛上哪兒上哪兒,可是他們卻不敢走,反正有吃有喝,幾個人整天待在營內商議顧詩最後那句到底是什麼意思?讓他們全體降了長毛的命令到底是不是吃了什麼迷藥後說的胡話?

顧詩的死在清廷引起巨大震動,咸豐皇帝效法“千金馬骨”的典故,追封顧詩為翰林院大學士,太子太傅,連顧詩的遺孀婉清也封了誥命,那個還沒有出生的孩子不分男女加了個雲騎尉的虛銜,一時間頌聲如潮,人人都稱讚咸豐厚恤臣子,英主再世。但是無論咸豐開出多高的價,再也找不出誰肯帶兵去平叛送死了,而各省督撫也被濟寧-大汶口的這一系列血戰驚的目瞪口呆,千里沃野之上十數天內雙方就戰死了近五萬人,朝廷費盡心機建立起來的新軍最終也沒有能夠力挽狂瀾,當下人人自危,對於曾國藩之前提出的四省聯防之策紛紛響應。而遠在貴州的翼王石達開也藉著聲勢一舉攻克了昆明,聲勢比當年出安慶之時不知道壯大了多少倍,甚至比當年的雲南王吳三桂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石達開對於王財在江北的戰事也是讚不絕口,多次寫信鼓勵這位天朝年青的輔王,而王財也是免了公文式的客套,每次都是親自提筆給他回信,雖然雙方關係不錯,但在一個問題上兩個人都在刻意迴避,翼王這支太平天國的分支到底還遵從天朝中央號令嗎?論實力,翼王現在雖然比不上王財的精銳新軍,但年青的石達開也同樣開明的很,利用廣西海路四處採購西洋軍械,仿照蘇南軍制到也建立了幾支新式陸軍,這些軍隊的強大戰鬥力讓翼王更加投入的學習西方,因此雲、貴、桂三省也是大興西學,從天京出走後石達開就沒打算再繼續洪秀全那一套神鬼傳奇,較之仍為主義之爭傷腦筋的王財有著更大的便利,勢力也是日漸增長,可不管怎麼說,如果算上這支天朝傍支,中國過半的土地都落入了太平天國之手。

在太平軍方面,總參前指很快根據戰場情況重新調整了佈署,命令損失嚴重的二兵固守順德府整補,一兵團、三兵團迅速北上,一取北京,一取天津。訊息傳到北京,清廷一陣荒亂,城內達官、富商舉家外逃,舉朝都在爭論是戰是和,是走是留,吵了幾天也沒有個結果,朝議到最後總是以“請皇上聖命獨斷!”結尾,咸豐除了痛罵這些無用的臣子外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整夜整夜的招集軍機議事,正在他們爭論不休的時候另一個噩耗傳來,長毛登陸秦皇島,兩天之內就攻下了山海關,所到之處,亂民群起響應,連京畿重地都有人打出了太平黃旗,整個直隸幾乎失控,各處官軍也分不清哪些是亂民,哪些是真的長毛,被打得心寒的兵勇一見黃旗撒腿就跑。

山海關被克不但大出清廷意外,連洋人都非常吃驚,在種大規模的敵後登陸作戰吸引了各**事家的眼球,甚至有人斷言,中國從此將跨入軍事強國的門檻。是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