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遠遠比更北邊地維部要少的多,在自治區政府與駐軍既安撫又打擊地手段之下。 越來越多挑起民族對立的回獨分子被逮捕,慢慢安定下來的老百姓也不願意再讓自己的生活陷入動盪之中。 當他們發現彼此之間的衝突透過上訴到自治區政府也能夠得到解決之後,參與械鬥的人越來越少,當然,這並非一天兩天的事情,實際上這用了近五十年地時間,時至幾個世紀後,帝國的老百姓對於他們皇帝處理邊疆問題仍然是褒貶不一。 但有一點他們卻不得承認,現在的自治區實際上已經沒有漢、回之分了,兩族通婚的後代見證了整個民族融合的全過程。
就在帝國政府積極為收復北疆與內蒙而努力的時候,英國人開始越過熱納宗隆吐山,拒絕放棄領土的藏族守軍依靠簡陋的武器血戰兩晝夜後近三百人陣亡而被迫撤至亞東帕裡等地繼續抵抗,原先對英國人還抱有一絲幻想地噶廈政府在領土問題上到是比王財要硬氣的多,馬上徵調各地藏兵一萬餘人佈防亞東到拉薩的各個重要據點,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消滅入侵的英軍。 但是雙方實力相差太大。 佔領隆吐山的英軍在軍事優勢與勝利地鼓舞下,居然叫囂著要佔領整個青藏高原,並真的越過則里拉山口,在亞東仁青崗、春丕等地消滅了近千名藏族守軍,屠殺當地百姓四百餘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亞東慘案。 國際輿論一片譁然,但英軍堅持說這被殺的一千四百多人都是藏族軍人,毫無廉恥的說什麼他們在自衛,為了加快對西藏這塊沒有防禦力的土地的征服,英國再次從印度抽調三千駐軍,組建了一支六千人的西藏遠征軍,決心打到拉薩,逼迫噶廈政府向英國人投降,甚至他們還向西藏農奴主承諾,只要他們同意臣服大英帝國。 那麼他們在西藏的權力全都可以得到保護。
這一連串的壞訊息讓王財氣地捶胸頓足。 原以為在熱納宗隆吐山地讓步會平息這場邊界糾紛,但沒有想到英國人就是豺狼。 他們根本不滿足於一塊邊界荒地,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王財也顧不上什麼攘外必先安內了,馬上電令四川省府向拉薩噶廈政府釋出最後通牒,嚴辭要求噶廈政府從民族大義與國家完整出發,停止對朝廷的抵抗,“否則帝國政府將被迫行使守土衛國之責”。 同時,總理衙門緊急招見英國公使,宣告如果英軍不在十天之內退回到亞東以南,那帝國國防軍將進入西藏,由此而產生地一切後果將由侵略者承擔。
王財深深明白,英國不是日本,不是沙俄,更不是回部,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不但有著世界第一的大洋海軍,他的陸軍也是裝備精良,更為重要的是英**隊有著一套完整的戰術思想,這一點正是國防軍所缺少的,與這樣的強敵正面作戰是他所一直想盡力避免的,可現在人家打到家門口了,再由英國人這麼打下去,難保西藏那些農奴主壓力之下為了保全利益而轉頭倒向英國人,如果真的這樣,那自己已經退無可退了,但兩國一旦開戰,則非傾全國之力不能取勝,這需要統一全國的人力、物力、民心、士氣,而且找一支精銳不難,可找一個熟悉洋人戰術的將軍來卻不那麼容易,又是去高原地區作戰,稍有不慎就會白白送了士卒的命,而且還要防著英國人封鎖帝國沿海,打擊帝國剛剛興起的遠洋貿易,是否要調回在美國的帝國艦隊主力?這一切都讓王財左右為難,難以取捨。
與帝國政府一樣,主動在西藏挑起事端的英國政府在接到英國駐華公使轉回的外交照會後,也是議論紛紛,保守、自由兩黨對於中國政府的抗議爭論不下,一方認為繼續擴大在西藏的戰爭而刺激中國政府與英國直接對抗很有可能會導致英國失去中國市場地貿易優先權,如果真的導致兩國全面開戰。 那麼每年千萬英磅的對華貿易利潤極有可能在一夜之間變成零,這對於因為美國內戰而遭到衝擊的英國工業雪上加霜,而另一方則認為為了保證印度這個英國的“食品籃”安全,確保英國能在南亞次大陸的長期穩定地榨取最大限度的經濟利益,英國必須毫不猶豫地繼續推行“三個緩衝區、兩個同心圓和一個內湖”的戰略思想,同時這些人還認為中國根本就是一個三流國家,所謂地出兵威脅根本就是虛張聲勢。 就算中國人真的不要命了,那些土著人一般的黃面板猴子也根本無法與英帝國的軍隊抗衡。 他們叫囂著只要派譴一支海軍艦隊封鎖中國沿海,用不了三個月,中國人就會低頭認輸。
同時中華帝國駐英國的公使周容斌也賣通英國的一些媒體,不斷借亞東慘案攻擊英國政府在對外政策左右矛盾,要求英國政府考慮大批失業工人的利益,擴大對華貿易,而不是擴大骯髒地侵略戰爭。 英國議會為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