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就迎面衝了上來,這次進攻沒有前鋒,沒有兩翼,沒有預備隊,步兵、騎兵甚至拿著棍棒的鬚髮老者都一窩蜂的湧了上來。 置之死地的慨然豪氣當真是氣壯河山,何依無奈地下令還擊,密集的人群用血肉之軀迎接密集如蝗的子彈,衝上山坡的人不斷被子彈掃倒翻滾而下,被彈片削去肢體的傷者痛苦的地上抽搐,噴湧地鮮血匯成溪流般的把黃土染成了深紅色,這種實力懸殊的戰鬥無異於一邊倒的屠殺,起初陶醉於戰勝者的興奮而歡呼“皇帝萬歲”的國防軍士兵也漸漸有些顫抖,這支來自天子腳下的部隊頭一回感覺到戰場的血腥。
“後退!後退!”突然師長何依舉著短槍跳出戰壕朝那些仍在發瘋般衝上來拼命的回人大喊起來,很快。 何依周圍的國防軍士兵全部刺刀上槍。 一起跳出戰壕排成密集地人牆跟著他們地師長一起大聲喊起來:“後退!後退……”
頓時寒光如雪,槍刺如林。 排成四列的131師官兵如牆般端著步槍迎著回人緩緩前進,這種居高臨下地氣勢與千萬人的高呼聲立刻讓奮力往上衝擊的回人攻勢一挫,但是他們也僅僅是稍有停頓,很快就更大聲的高呼著“真主佑護”衝了上來,眼看雙方就要撞到了一起,希望停止這場屠殺的何依痛苦的舉起了短槍,在他的命令下,排成四列的國防軍馬上開始順次射擊,連續不斷的排槍讓回人只能無奈的倒在一百米遠處而無法前進一步。 隨著國防軍的不斷推進,回人的防禦圈被不斷的壓縮,沒有一會殺紅了眼的回人就奇怪的發現,只要他們不進攻,對面的漢人也不會主動開槍射,這就像一個人用力打一團棉花,剛才抱著必死之心的回人漸漸的冷靜了下來,慢慢的開始守住陣線,不再主動向國防軍發起衝擊。 橫七豎八的躺在兩軍陣前的數百具殘缺不全的屍體見證了人類的瘋狂,在他們的兩邊是冷眼相對的仇敵,一邊是獵手,一邊是獵物,這短暫的和平是否能結束這場屠殺?
已經被131師、130師1、3包圍的死死的近萬名回部軍民無奈的等待著最後時刻的到來,傳聞中漢人的屠殺滅族政策讓他們不寒而慄,可他們畢竟不是待宰的糕羊,在各級軍官的指揮下,僅存的回軍士兵拿著各種兵器在老弱百姓的外圍站定,他們的身後是父母妻小,是民族的種子,只要還有一口氣,他們決不能眼看著身後的親人被該死的漢人屠殺,這是戰士的責任,也是男人的責任。
令他們奇怪的是這最後的時刻卻遲遲沒有到來,只是包圍他們的漢人越來越多了,事實上在消滅了北門的回軍之後,倪守道命令141師3團打掃戰場,130師2團進入焉耆城接管防務,而他親率國防軍主力迅速趕到了131師的伏擊地,在不知不覺中,包圍在這些回人的部隊已經是三萬多裝備精良的漢軍了,這次他們再也無路可退了。 但如何處置他們卻在倪守道的將軍們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爭論,一些人認為應該斬盡殺絕,不留後患,反正他們也沒有投降,殺光他們也不違反皇帝“不殺俘”的旨意,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應當把他們的武器收繳後,全部釋放,以此來收取回人之心,要知道屠殺不但換不來和平,這也與皇帝的北疆政策完全牴觸。 左右權衡,猶豫再三之後,倪守道最終決定派人勸降,此時他並不知道,這個命令竟決定了他一生的幸福。
漢人的勸降信讓回部的長老、阿訇們左右為難,一方面他們不相信漢人對和平的誠意,一百年來放下武器之後被漢人屠殺的例子屢見不鮮,另一方面如果不降,那就意味著滅族的災難,妥得麟的汗王首腦早就在烏魯木齊戰死了,所有人都把眼睛盯在他們的公主身上,是生是死,全族的命運將由這位年輕的公主來做最後的決斷。
仍是一身白衣的回部公主無奈的掃視了周圍個個帶傷的侍衛與老弱病殘的百姓,此刻拿什麼去和漢人決戰呢?回部最英勇的漢子都已經把血流盡,難道要讓這些抱著孩子的母親也去和漢人搏鬥嗎?打下去最終是逃不了滅亡的命運,但放下武器卻仍有一線生存的希望。
“公主,您怎麼能相信該死的尕人?我們只要放下武器,轉眼就會被他們全殺光,我們拼死也要殺出一條血路,保護公主離開這裡。 ”站在公主身邊的一個侍衛急道,他的話馬上在人群中得到回應,很多人鼓譟起來。
年輕的公主看了看他們,無奈的搖了搖頭道:“我走了又怎麼樣?如果我的生命要用全族的生命來換,我寧可死在這裡!”說著她頓了一下道,“尕人不會殺我們,他們想要的是整個新疆,如果他們真的容不下降人,那他們也容不下新疆的各部百姓,到時候人人都會與他們拼命,而且,這也是我們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