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小說:錦繡書香 作者:月寒

白的名字已經不陌生了,就連家中幫忙的李嬸也會談論他。蘇州有名的才子,十六歲中了秀才,和母親相依為命,經營一家書肆,還就在山居繡坊對面。李嬸和入畫說,他相貌堂堂、十分英俊,在整個姑蘇都是說一數二的俊傑才子。

秋暝短暫發楞之後,微微福禮道:“小女子徐秋暝,見過藍公子。”

藍沐白心中一驚,秋暝二字出自王維《山居秋暝》一詩,能取這樣的名字,又有著這般知禮溫和的性子,定不是普通人家,想來也是書香門第;但她衣著樸素,打扮素雅,沒有值錢的首飾裝扮,又隻身一人揹著竹簍來山上採集,絕不是嬌貴千金能做到的。

“徐姑娘家住何處?”

“城西柳明街。”

秋暝看著馬車裡面裝著一摞摞的箱子,藍沐白見了解疑:“我去江寧府添置了一些書畫筆墨,這一去近一月,不知徐姑娘何時搬到了柳明街?”

秋暝知道他也住在柳明街,必然是對街坊鄰居都熟悉,笑著答:“剛搬來不到二十天。”

“徐姑娘不是姑蘇人吧。”

秋暝點頭,“我們從杭州來。”

藍沐白便不再問了,不然會顯得唐突。馬車進了城,侍書把馬車停在醫館門口,才說:“少爺,醫館到了。”

秋暝疑惑,藍沐白說:“徐姑娘的傷勢還是看一下大夫為好!”說著扶了她下車進了醫館。

大夫檢查之後,好在沒有太大的問題,就是傷到了左手經脈,休養一個月就好了。大夫紮了針,又開了兩副藥,秋暝卻為難了,她出門之前沒想到要用錢,根本沒帶錢出來。

藍沐白使眼色,讓侍書過去付了錢,拿了藥。

秋暝說:“給藍公子添麻煩了,回去後,小女子便取了銀錢還給公子。”

“不打緊。”

藍沐白又扶秋暝上了馬車。

回到山居繡坊,天都黑了,入畫和徐氏焦急地等在門口,看著秋暝從馬車上下來,還很是奇怪,但一看到她滿身狼狽,就知道出了事,趕緊過去扶著。徐氏一臉擔憂,“暝兒,你這是怎麼了?”

“娘,我沒事,就是摔了一跤,弄得有些狼狽。”

徐氏不信,“真的只是摔了一跤?”

“您看我這不是好好的嗎?”秋暝寬慰道,“真的沒事。”

入畫從侍書手裡接過竹簍和藥包,又偷偷看了一眼藍沐白,看到藥包有些不淡定了,“小姐,你沒事怎麼還有藥?”

一看徐氏的臉色轉陰,秋暝趕緊道:“娘,藍公子路過捎我回來,順便去看了一下大夫,那大夫大驚小怪開了藥。對了,入畫,你去取四錢銀子還給藍公子。”

入畫風風火火拿著東西進店裡拿錢,藍沐白本想拒絕,可入畫手腳快,已經拿了錢遞到了自己面前。

“藍公子且收著,還要多謝藍公子相助。”秋暝感激地福禮,藍沐白只好接過。

“徐姑娘好生休養,晨熠告辭。”

馬車走遠,秋暝才在入畫的相扶下進屋。

作者有話要說: 我查了一下,宋朝一兩銀子=1千銅板=300元人民幣,所以按照現在去一次診所大概一百元左右的狀況來看,四錢銀子也差不多了。另外,設定在蘇州,大地名不能出錯,但是什麼街道巷子的名字就不細究了。

☆、半兩銀子

秋暝帶著入畫每天開門做生意的時候,都能碰上藍沐白帶著侍書從街頭走過來管理書肆,每天早上,四人簡單打過招呼,就各自忙自己的。

最近繡房生意有了起色,還能迎來回頭客帶著朋友親戚過來買繡帕錦囊,定做衣服。秋暝不慌不忙,每定做一套衣服,都會根據客人的布匹要求和花色式樣酌情定價,不是很便宜,但是也不是漫天要價,客人們也能接受價格。

秋暝的每一套衣服都會給出富餘的時間,會和客人商議好送貨,倒也不會著急。

這天早上,秋暝派入畫去給城南的客人送貨,自己坐在繡架旁邊安靜地忙著刺繡,這件衣服是街頭趙府少奶奶定的外衫,要的杭州絲綢,這種布輕盈細膩,在上面刺繡難度極大,需要十分的耐心和細緻。

藍沐白進到繡坊正好看到一襲藍衣藍裙的秋暝坐於繡架前,微微低頭,手中針線穿梭,繡架上的水紅綢布上隱隱有了花色模樣。而那個姑娘秀髮輕攏於後背,耳邊兩綹細微髮絲調皮地隨風晃動,給靜謐好看的秋暝平添了些靈動。

察覺到人影,秋暝抬頭看去,只見藍沐白立於十步之處,晨光照進繡坊,也打在他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