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今日能來赴蕭瑀婚宴的,要麼是皇室宗親,要麼是朝中權貴,總之都是些極注重臉面的人,並沒有行止放浪的登徒子來糾纏她。
只是沒過多久,忽然打遠處迎面過來一個人,叫她不由得頓住了腳步。
正所謂冤家路窄,又是蕭鈞。
今日是他兄弟的婚宴,他來參加也並不意外,尤其還穿了莊重的禮服,襯的人更是清俊。
但儘管美色宜人,拂清因有要事在身,並不想與他耽誤時間。
便打算調轉方向避開。
哪知才走了幾步,他卻大步追了上來,一下攔在她面前,仔細打量了她一番,而後才道,“你也來了?”
這不廢話嗎,拂清嗯了一聲,道,“我來送親啊,殿下不也來喝喜酒了嗎?”
說著又看了看左右,道,“今日人多,殿下少與我說話的好。”
便打算離開了。
哪知蕭鈞卻忽然又靠近她一下,壓低聲音,快速道,“等會陛下極有可能親臨,御前侍衛會隨駕而至。”
意在提醒她,莫要輕舉妄動,否則極有可能會造成麻煩。
哪知她卻將眼珠一轉,道,“如此說來,正是大好時機,我今次可一定不能錯過才是。”
語罷竟還衝他嫣然一笑,道,“多謝殿下提醒。”
“什麼?”
蕭鈞一愣,有些不明所以,正在此時,卻聽身後有呼喚聲傳來,“寧王殿下……”
他怔了怔,只得轉頭看去,發現是皇室的幾位宗親,皆是打外地回京,專門來參加蕭瑀婚宴的。
而再等他回頭,面前的女子卻不見了蹤影。
他眉間一緊,然眼看那幾位宗親已經到了眼前,卻也只得收回目中疑惑,先與他們打起了招呼。
然卻始終無法放下擔心,她方才所說是什麼意思,難不成真要……
隨著婚宴開席,安王府中越來越熱鬧了。
拜託蕭鈞之後,拂清很快辦好了事情,而後又快速回到了晏明雲的院子。
時間安排的剛好,她才回來不久,便見有安王府的丫鬟請她去吃酒。
畢竟是側妃的孃家人,也不能怠慢的。
拂清自然應了下來,理了理衣裝,跟著來人去了女賓們的宴席上,坐下前,還不忙詢問安王府的丫鬟,“不知側妃娘娘用過飯了沒有,今早家中忙碌,娘娘早飯也未好好吃,今日時間還早,可千萬別餓著她才好。”
丫鬟們趕緊應道,“姑娘放心,飯菜早已備好,這會兒也已經送進側妃房中去了。”
她點了點頭,替晏明雲道了聲謝,這才坐下用飯。
這情景落在旁人眼裡,都道晏家姐妹關係真好,連吃飯都掛念著。
她微微笑了笑,沒多言語,悄悄望宴廳的上座看了看,只見蕭怡容果然在列,今日一貫的花枝招展,與周圍貴婦們談笑風生。
再一瞧,她身邊侍立的那個美貌丫鬟,豈不正是那日與常乾鬼混的女子?
很好,都來齊了。
她收回目光,心間暗自一笑,再醞釀醞釀,等會兒叫眾人看大戲。
王府婚宴自是與尋常人家不同,席上的珍饈美味,甚至精緻過了先前的長公主壽宴。
宴間又有樂舞助興,赴宴的賓客們無不笑容滿面。
眾人按年紀與尊卑排座,與拂清同桌的,都是些歲數差不多的少女,聽言談,像是皇室及忠勇侯府的居多,不過她誰都不認識,只默默吃著自己的,一邊注意上座的動向。
過了一陣,只見先前關注的那個丫鬟同蕭怡容低語了幾句,便離開了宴間,面上神色如常,倒是看不出來什麼。
拂清卻是心間一定,默默在心間估算了下時間,時候一到,也悄悄離席了。
好在同桌也無人與她相熟,並無人關注她。
眾人繼續吃酒聊天,沒過多久,忽聽外頭有人來報,道是皇帝皇后親臨,請大家離席迎駕。
安王乃皇后嫡子,這樣大喜的日子,身為父母的帝后親臨,倒也在情理之中,聞聽此言,眾人除過稍稍有些意外,也不敢耽擱,忙都理了理衣裝,出門去了。
眾人匆忙來到外頭,果然見帝后二人踏進府中,一時間趕忙下跪齊呼萬歲,場面甚是壯觀。
宣和帝今日心情倒是很好,笑呵呵的發話道,“朕今日同你們一樣,也是來喝喜酒的,因此不必太過拘謹,平身吧。”
眾人齊聲謝恩,紛紛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