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婉清本就是一個求識若渴的才女,對這算術十分的感興趣,聽到她的話,欣喜的點了點頭:“那有勞妹妹了。”
旋即,兩位小姐站在了一塊,低聲的說著話兒,林芷雲一邊唸叨著乘法口訣,一邊指點著乘法口訣如何演變而來,而云婉清聽的美眸大放異彩,連連點頭。
然而朱子明完全是被她們涼在一邊,不管不問了,朱子明看著聊的熱火朝天的兩個妮子,無奈的笑了笑,自己怎麼像個多餘的人了?
朱子明在賬房裡帶著無趣,走出了書院,到書院外轉轉去了。
當林芷雲將剛學來的知識全部交給雲婉清後,在書院裡找到了轉悠的朱子明,一起回了沈家
————————————————————————————
轉眼之間,已是到了中秋佳節之際,而在這幾天裡,金不二在炎城忙完了生意,在幾日前回到了凌雲,剛一到凌雲,他很快的找來了朱子明,洽談出詩集的事情。
這同時造成了朱子明也忙乎了起來,畢竟詩集的出版他佔有一半的股份,可是要出點力的。
金不二先是透過京城的友人,打點了好了京城的禮部官員,隨即朱子明寫了幾首絕妙的詩送往金不二府中,接著詩集開始了繁雜的印刷工程,金不二特地的設立了一個印刷坊,請了不少的工人,在連夜趕印,不屑的努力之下,上千本的詩集問世了。
《子明詩集》雖然問世了,但剛開始是無人知曉的,金不二在朱子明的提議之下,又花費了大把的銀子,進行宣傳造勢,先從明禮書院開始,大到燕國的各個書院學堂,小到每個大街小巷,無所不用其極。
一番有力的宣傳之下,再加上朱子明奪得詩會第一的名氣,詩集一夜之間火爆了大江南北,而詩集內的詩詞更是首首精闢,妙不可言。
與在詩會上的絕等詩詞,不相上下!真乃都是千古佳作。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凌雲城的每個書堂,書院內,都是響起了朗朗的讀詩聲,而學子們手中正是拿著《子明詩集》這本書,他們皆是個個目光陶醉,沉寂在詩中的意境裡。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無數學子反覆的念著這一句:“這一句實在是太妙了,朱先生不愧為凌雲第一才子。
不僅是在凌雲城,在燕國的各大州縣,各大古城之內,都是傳唱著朱子明的詩詞,正是因為《子明詩集》的出現,每首詩詞耳熟能詳,簡單易懂,連幾歲的稚童都拿著詩集念著,使得燕國文雅的風氣達到了建朝以來,最鼎盛的時期。
在燕國,要是不知道朱子明這三個字,那麼你就不配是燕國人了。
《子明詩集》的紅火程度,連當初盛極一時的《燕國那些事兒》也是望塵莫及了,陳進感嘆:“朱小哥,真乃千古奇人也!”
詩集的銷量更不用說了,每日上印刷坊求書者都是無數,更何況還在集市上等著買書的人,這樣的銷售成績讓金不二與朱子明都是目瞪口呆,當然,他們心裡更是狂喜的,如此銷量,簡直是能海賺了!
不得不承認,金不二的生意頭腦讓朱子明稱讚不已,要不是金老闆想到了這麼個好主意,自己可真是錯過了賺銀子的好機會。
然而金不二卻是更加佩服朱大才子的才華橫溢,詩集裡的每首詩詞都堪稱千古絕唱,歷代大國以來,湧現出來的詩整合千上百,而能像《子明詩集》這麼登峰造極的才情,卻是沒有一本,因此,這本詩集能不紅火嗎?
在這次合夥做生意之下,作為生意夥伴的金不二與朱子明,關係上親近了許多。
燕國夜空上,清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雲,彷彿有誰將硃筆洗在筆洗裡似的搖曳,月亮注下寒冷的光波來,像是一面新磨的鐵鏡,完美無缺。
今夜的月亮真圓,正是八月十五,中秋佳節賞月的好日子。
在凌雲城的集市上,紅彤彤的燈籠四處高掛,店鋪門前更是綵帶掛起,門庭若市間,車水馬龍,人流不暇,端的是熱鬧非凡,而在空曠處,處處可見幾位稚童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拿著月餅,活潑亂跳的蹦來蹦去。
雖然是家家團圓的節日,但有不少人會出來湊熱鬧,而在燕國,每到中秋都會一個必須舉辦的風俗,那就是點塔燈,舞火龍,放天燈的習俗!
人流竄動著,都是向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