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刻過後,他又會重新變成原來那個訥於言語卻始終可靠的薛明澤,她的相公、她的薛哥哥。
另一邊卻出了件大事。
崔崇安將方家人送回方府後,便回了城西,想要先去問一下廖大夫崔嘉寶的情況。萬萬沒想到,竟然在那一群大夫中間看見兩個絕不應該出現在這裡的人。
“爹!你和殿下怎麼會在這裡?”
這句殿下一出,在場的幾個老大夫便知道一直站在崔語堂邊上的那位是誰了,怪不得崔語堂這腰桿挺得這麼直,一副渾身不自在的模樣。
見崔崇安叫破太子身份,崔語堂佯怒,卻趁機把太子給請了下來。太子笑了一聲,也便隨便挑了個位子坐了下來。
太子摸了摸鬍子道:“山人自有妙計。”
崔崇安現在對太子是怎麼進的城一點都不好奇,他撲通一跪,將兩人嚇了一跳。
“現在瓊州城內瘟疫肆虐,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還請太子速速離開。”
太子臉上的笑意卻收了起來,也不像惱怒,只是更為肅然,道:“令妹高義,一介女流,卻能做到這個地步。你是覺得我這已過而立之人還不如一個才婚嫁沒多久的小婦人嗎?”
崔崇安道:“微臣不敢。”
太子道:“父王乃國之根本,不能親自處理這些事,我這個太子的作用,便在於此。我心意已決,你不必再勸,這城中大小事務,你說與我聽,我自有法子,也好讓你妹子再無後顧之憂,這病說不定就好了。”
崔語堂與太子一路行來,多多少少也瞭解太子的脾性,此刻也不說什麼,閉上眼權當自己是座泥菩薩。
最後這句話確確實實戳到崔崇安心裡,他面上一遲疑,便落入太子眼中。太子撫掌而笑,道:“那便說定了。”
這城裡的情況已比太子所設想的好了太多,尤其是薛家小婦人的所作所為稱得上是可圈可點,倒讓他對薛明澤夫婦又有了更多期待。
太子在瓊州城,且就在城西的這個訊息一下便傳遍了整個瓊州城,倒是引來不少目光。絕大多數人都不相信,也有那好奇心甚重的,硬生生摸來偷看了幾眼,卻發現傳說中的太子也不過是一個鼻子兩隻眼的普通人,不過身上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氣質,倒讓人說不出這不是太子這種話。
但比起太子,更受關注的還是據說是太子親手寫的一篇文章。這文章語言質樸之餘又不乏妙語,既不讓人覺得華麗空洞,又不流於粗野。更為難得的是,其情至真,動人而不自知,往往閱完全篇已是淚流滿面。
這文章說的也不是別的,不過是父母之恩,夫妻之義,子女之愛。其情也真,其意也深。有那讀完的實在是愧為人子女、愧為人夫妻、愧為人父母,草草收拾了東西,抱著必死的決心來城西,只求親手照顧自己的至親。
第96章 教化
這瓊州城是繁華之州; 自然學風猶盛,不求人人熟讀四書五經; 是非廉恥卻都粗通。又兼方知府死裡逃生; 洪水來時他被沖走; 倒是被好心人救下; 又碰上薛明澤,被帶了回來。方知府在瓊州聲譽一向很好; 比起前幾任,他實在算的上是個好官; 如今有他為太子背書,太子那文章的效用竟愈發大了起來。
太子成天便待在城西; 見人時未語先帶三分笑; 十分平易近人。先前崔嘉寶雖說也會去城西幫把手; 因著是女眷,出行多少注意了些; 照顧的也是女眷,這些人沒怎麼撞見過; 自然也沒什麼感覺。如今是方知府親口承認的太子殿下,人就在城西,在一群病人中間。照顧病人這回事看起來也不像那麼危險了; 來的人是越來越多。
這些天裡,廖大夫等人研究了不少法子,有些人的病情已有明顯好轉,但因有之前回光返照之事; 短時間內不敢確定是不是真的有效。如今,那些好轉的人被單挪了出來觀察,已有三四天與常人無異,只是帶著點大病初癒的虛弱。
眼見著太子把瓊州城裡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條,薛明澤也樂得做個甩手掌櫃,成天裡便是在崔嘉寶左右。
經了那日,崔嘉寶總算不再強硬要求他離她遠遠的,薛明澤看著,她似乎就連睡也睡的安穩了多。
薛明澤照常從桃杏手裡接過剛熬好的藥,拿到她床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薛明澤看著,這幾日心無旁騖,崔嘉寶倒是沒有再消瘦下去,人也精神了許多。
薛明澤熟練地舀了一湯勺的藥出來,微微放涼,崔嘉寶還是不准他拿下遮面的玩意兒,他只好用這種方法讓湯藥入口時不會燙著她的嗓子。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