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2 / 4)

小說:神捕亂宋 作者:垃圾王

知道自己並不是劉太后親生的。原來,她的生母李氏是劉皇后的侍兒,因為長得膚色明麗,真宗讓她侍寢而懷上了孕。孩子生下後,劉皇后奪為己子,讓楊淑妃撫育。他從小叫劉皇后為大娘娘,叫楊淑妃為小娘娘。

李氏因為地位低下,不敢理論,默然雜處宮嬪之中。人們都畏懼劉皇后,也沒人敢說明真相。仁宗即位,劉太后讓李氏去為真宗守陵,隔絕這對親生母子,以確保自己的權力。同時訪得她失散多年的兄弟李用和,讓這個衣食無靠的鑿紙錢的小工當上了三班奉職,步步升遷,做得也並不十分絕情。

李氏是明道元年去世的,死前雖進位宸妃,但劉太后仍打算以宮人之禮在宮外治喪。宰相呂夷簡不以為然,太后大為不滿,夷簡從容道:“不為劉氏著想,我不敢說;倘若考慮劉氏,喪儀自當從厚。”太后終於感悟,用一品禮和皇太后服入殮厚葬。

劉太后一駕崩,有人就對仁宗添油加醋的說李宸妃死於非命。血濃於水,仁宗在下哀痛詔自責,尊生母為皇太后的同時,派兵包圍了劉氏第宅,親自哭著開棺驗視,見生母穿著皇太后的冠服,在水銀的養護下膚色如生,才感嘆人言不可信,說:“大娘娘平生分明矣!”其後對劉氏恩禮益厚。這段歷史後來演變為“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和戲曲,但把劉皇后刻畫為陰狠刻毒的典型,與人物原型相去太遠。劉皇后在這一問題上雖有自己的私心和不當行為,但對李氏的所作所為並沒有滅絕天良。那些都是小說戲說。

第四百八十章巡查

八月份多臺風,包大人巡查州縣各地,以確保無患。身邊只帶了王朝馬漢諸人,幾個隨身的僕眾。這一日,包大人車馬行李,已到至臨縣境內,當時不便聲張,深恐沿路的各官郊勞迎送,那時不但供應耗費,且各地知新來的前來,那些奸宄流氓,士豪惡棍,以及貪官汙吏,反而斂跡藏形,訪問不出。因此只帶有僕眾數人,在客店中住下。當時住宿一宵,次日命眾人在寓所守候,自己只帶了馬榮一人,出門而去,沿鄉各鎮,私訪一回。

這縣地界與廣州相近。當時至臨縣令姓周,名成,乃是廣州胡知府家的家奴,平日作奸犯科,迎合主人的意思,謀了這縣令的實缺,到任之後,無惡不作。平日專與那地方上的劣紳、刁監狼狽為奸。百姓遭他的橫暴,恨不能寢其皮,而食其肉,雖經列名具稟,到上憲衙門控告,總以他朝內有人,不敢理論,反而苛求責備,批駁了不準。

包大人到了境內,正自察訪,忽到一個鄉莊地方,許多人擁著一個五十餘歲的老人,在那裡談論。當時不知何故,同馬榮到了,只聽眾人說道:“你這個人,也不知其利害,前月王小三子,為妻子的事件,被他家的人打了個半死,後來還是不得不回來。胡大經的女兒,現在被他搶去,連尋死也不得漏空。你這媳婦,被他搶去,諒你這人,有多大的本領,能將這個瘟官告動了?這不是雞蛋向石卵上碰頭麼!我們勸你省一點力氣,直當沒有這個媳婦罷了。橫豎你兒子又沒了,你這小兒子還小,即使你不顧這老命,又有誰人問你?”

包大人聽了這話,心下已知大半,乃向前問道:“你這老頭兒姓甚名誰。何故如此短見,哭得這樣如此利害?”

旁邊一人說道:“你先生是個過路的客人,聽你這口音,不是本地人氏,故不妨告訴你聽聽,諒你們聽了,也是要嘔氣的。這縣內有個富戶人家,姓曾,名叫有才,雖是出身微賤。卻是很有門路……”隨低聲問道:“你們想該聽見現在胡知府荒淫。這縣官周成,又是胡家的出身,故此首尾相應,以故曾有才便目無法紀,平日霸佔田產,搶奪婦女,也說不盡的惡跡。這位老人家姓郝名庭,乃是本地良民,生有兩個兒子。長子名叫有霖,次子名叫有霽。這有霖於去年七月間病故,留下那吳明川之女。這郝吳氏,雖是鄉戶人家。倒還申明大義,立志在家,侍養翁姑,清貧守節。誰知曾有才前日到東莊收租。走此經過,見她有幾分姿色,喝令佃戶將她搶去。現在已兩日。雖經他到縣裡喊冤,反說他無理誣栽,砌詞控訴。他只道這縣官同他一樣,還欲去告府狀。若是別人做出這不法事來,縱然他老而無能,我們這鄰舍人家也要代他公稟申冤,無奈此時世道俱已大變,即便到府街去告狀,吃苦花錢,告了還是個不準,有胡來在,一言之下無論你的血海冤仇,也是無用。你客人雖是外路的人,當今時事,未有不知道理的。我們不能報復此事,也只好勸他息事,落得過兩天安靜日子,以終餘年,免得再自尋苦吃。所以我們這合村的人,在此苦勸。”

包大人聽了此話,不由的忿氣填胸,心下道:“國家無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