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都不錯。”
“你!!!掐死你,掐死你!!!”
“喂喂。給點兒面子好不好。”
陳少卿瞧見兩人打情罵俏,掩面笑:“呵呵……”
馬小玲一聽,狠狠的掐了一下小魚兒,埋怨道:“都是你,讓人家看笑話。”天啊,這上哪裡說理去。
忽然之間片刻寂靜,沒有人開口說話,異常的尷尬,小魚兒咳嗽了幾下道:“沒有想到在這裡遇見陳姐姐,實在是令小弟幸甚。”文縐縐的讓人感覺到好奇怪。
“陳姐姐。這是去哪兒?”
陳少卿看著馬小玲使勁的瞪著他,笑道:“去寶林寺。”
小魚兒眼睛一亮:“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
“哼?!”馬小玲雙手交叉與胸,扭頭哼了哼。好像受氣的小籠包。哎,吃哪門子醋啊。索性不予理會。
“陳姐姐,去寶來寺幹什麼?難道做善事?”
“是的。”陳少卿淺淺回答。
“哎,怎麼沒有看見齊前輩?”小魚兒問道。
“笨蛋,和尚道士自然不想碰面了?”馬小玲裝作很明白的樣子道。心理自鳴得意,終於比他聰明一回。
對於這個還真不知道什麼歷史典故,只是在後世之中瞭解信仰不同必然的結果。基督教。伊斯蘭教之間的戰鬥可是一直進行。反觀道家與佛教甚至儒教紛爭在中原少的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漢魏兩晉時期,兩家矛盾與衝突不多;在南北朝埋藏,兩家的鬥爭開始激烈,道教吸收佛教仍處於照搬照抄的階段;在隋至唐的前半期。兩家鬥爭達到**,唐中葉以後,雙方融合開始泛;至宋元,融合進入了高階階段。在與儒、道的鬥爭中。佛教完成了中國本土化的過程,成為中華文化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道教則在與佛教的鬥爭中,不斷地學習其精華和吸收其養料。成長壯大為中華文化鼎足的一方。
然而在宋朝前期佛教與道教之間還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只不過井水不犯河水。
“哎,世俗多以佛道不合,卻不知道佛本是道嗎?”
佛本是道?講述了一個離奇的故事。佛道同源,都通向天地至理,即想闡明大道三千,皆可證道之理。
小魚兒或許不知道,但這以後可能真的是佛道兩家融合的開始。捅破那層窗戶紙。
“走了這麼久,沒有感覺道不適應。”
“那是因為車軲轆包上了鹿皮,減少了顛簸。可惜美中不足的事情?”
“什麼美中不足?”
“速度。”
“速度?”
“對,就是速度。我想這輛車恐怕到寶來寺需要一天的時間吧。”
“看你信心很滿的樣子,你有辦法既能追求速度,又能很舒適?”
“在車上加上幾根大的彈簧就……”
突然之間,小魚兒的身子往前傾斜,頭正巧埋在了對面的陳少卿的雙峰之間,臉色傳來柔軟的感覺,一股奶香味兒,果然生過孩子的女人胸部就是比那些乳臭未乾的小女生大。好幸福哦。
馬小玲瞧見小魚兒還似乎享受,使勁的抓拉回來。狠狠的瞪了一眼,然後使勁的掐了一下。
“啊,救命啊,這不該我的事兒,是車的問題。”小魚兒求饒道。
馬小玲怎會如此相信呢?於是兩個人就扭掐起來。
車伕撩開簾子,看著三人衣冠不整,頓時一愣,然後連忙道:“我什麼都沒看見。”
陳少卿有點兒生氣了道:“瞎咋呼什麼?”
車伕聞聲,道:“外面有劫道的。”
眾人隨著車伕掀開車簾瞧去,只瞧見一人站在馬車前面。
天色漸漸微明,只見一條大漢卻站那道路中間,喝道:“是會的留下買路錢,免得奪了包裡!”
小魚兒看那人時,戴一頂紅絹抓兒頭巾,穿一領粗布衲襖,手裡拿著一把砍柴刀,把黑墨搽在臉上。
小魚兒見了,運氣,大喝一聲:“你這廝是甚么鳥人,敢擋小爺路!”
那漢很囂張道:“若問我名字,嚇碎你的心膽!老爺叫做黑旋風!你留下買路錢幷包裡,便饒了你性命,容你過去!”
小魚兒聞聲,黑旋風李逵啊?不對啊,那廝似乎還沒出生啊。大笑道:“沒有娘鳥興!你這廝是什麼人?”
小魚兒一個踏步,一招突如其來,手拿砍柴刀的黑旋風那裡抵當得住,待要走。早被小魚兒一掌搠翻在地,一腳踏住胸脯,喝道:“認得小爺么?”一回合就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