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忙道:“既是國事,微臣不便與聞,微臣告退。”
穎妃掩口一笑。皇帝道:“以後這裡的奏摺隨便你讀,還說國事不便與聞麼?”又向穎妃道,“你說吧。”
穎妃肅容道:“自鹹平十七年整一年,內府發鈔五十五萬八千七十五兩白銀,其中京畿道買五萬三千二百七十五兩,秦漢道二萬三千四百六十五兩,河東道八萬一千六百四十五兩,河北道六萬一千四百九十一兩,燕遼道七千九百〇一兩,淮南道五萬六千二百四十八兩,浙福道八萬五千四百三十二兩,江南道十萬三千七百五十五兩,荊湖道四萬一千五百九十七兩,成都道六萬三千六百八十三兩,廣南道三萬二千八百五十八兩。兌付一十八萬九千八百五十七萬兩,其中秦漢道——”
皇帝笑道:“罷了,說了這些朕也記不住。可有上書麼?”
穎妃道:“早幾日便上書了。”說著暗暗瞥一眼牆角堆疊入山的奏疏,“只怕陛下還沒看過。”
皇帝屈一屈指,道:“這新發的五十……六萬兩,內府根本用不了,都去往何處了?”
穎妃道:“都是戶部將新發的五十六萬兩銀子都借了去,只怕還不夠花。反倒是少府自舊年擴建了白雲庵,前年在益園修瞭望思臺,便再沒動過土木。除卻日常用度,便沒有什麼大支出,即便戶部不支銀子,還來的利錢加上新收上來的產業也已足夠內廷開銷。”
皇帝讚道:“能不看賬簿就把數目背得那麼清楚的,也唯有愛妃了,不愧是朕的女度支。”
穎妃又報了少府的開支總賬,聽得久了,不由得發呆。恍惚有一種錯覺,大到天命所歸、時勢更迭,小到宗族盛衰、男女飲食,在這些溫情或殘酷的面貌背後,日夜流淌、潺湲不息的,便是這些剛硬得亟待吐出口的冰冷數字。它們無情得惱人,卻容不得一絲錯處;它們泛著銅臭,卻是帝國之樹賴以繁茂的沃土。
驀然想起五年前的夏夜,穎妃散發弄舟,邀我遊弋金沙池上。她說:“錢者,無用器也,而可以易富貴。”我卻說:“富貴者,人主之操柄也。令民為之,是與人主共操柄。”
如今穎妃所有,何止少府和後宮?透過“錢者”“易富貴”,她在慢慢掌控“人主之操柄”。往事如煙,恍如一夢。世事如燈影流轉,終究是易珠最先達成了畢生的夙願。
皇帝和穎妃在書案前抵額交談,並寫寫畫畫,我也沒有在意。忽聽皇帝笑道:“定是數目字難聽得很,朱大人神遊了。”
我一驚,赧然一笑:“陛下恕罪,微臣自打出生以來,沒有聽過那麼多銀錢數字。穎妃娘娘口若懸河,心如算珠。微臣欽佩。”
穎妃笑道:“這些不過是俗務,陛下不嫌煩,才會聽臣妾囉唆兩句罷了。”
皇帝笑道:“國之俗務,哪怕如芥豆之微,也是大義所在。朕代天牧守,怎能不留心?且愛妃為國操勞,勳勞實高。”
我淡淡一笑:“古人言‘慮為功首,謀為賞本’'138'。陛下聖明。”說罷盈盈一拜。
皇帝半是玩笑半是認真:“穎妃憂心數年,你卻荒疏歲月。如今回來了,但凡遇到銀錢上的事情,都可以和穎妃商量著辦。”
我恭敬道:“微臣領旨。”
忽聽小簡輕聲道:“啟稟陛下,時辰到了,請更衣吧。”
穎妃問道:“陛下要去哪裡?”
皇帝丟了筆,疾步走下書案,頭也不回地道:“淮南侯病篤,朕要去看看。”話音未落,人已出了書房。小簡丟下硃砂墨,腳不沾地地跟了出去。我和穎妃恭送不迭。
一時起身,穎妃緩步下來,攜起我的手道:“數日不見,想不到竟在御書房見了。姐姐還好麼?”
我微笑道:“託妹妹的福,一切都好。”
穎妃抿嘴一笑:“本來我是要去看姐姐的,可是一來事忙,二來我聽說陛下親自去漱玉齋探病了,我想一想,也就罷了。”
我笑道:“連妹妹也這般嘴壞了。王氏和鄧氏才剛剛被廢黜而已。”
穎妃道:“我是真心為姐姐高興。姐姐剛剛回宮不到兩日便出了事,後來又是遇刺,又是生病,足有四十來日,宮裡流言紛起。現在合宮眾人都知道陛下疼愛姐姐,流言自息,再也沒人敢小瞧姐姐了。”
我嘆道:“難道妹妹不——”頓了頓,有些說不出口。
穎妃微微一笑:“帝王之心,變幻莫測。易珠不在意這些。”
穎妃和玉樞終究是不同的。我甚是欣慰:“好。既不在意,也不必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