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家加起來還大。
那處之前已經多年未曾有人住過;平日也無人打理,早就變得破敗、雜草叢生。
巷子裡一些愛貪便宜的見狀,便是從坍塌的牆壁溜進去,將裡面的庭院佔位己用。屋子上了大鎖是不敢動,院子則被用來曬衣服、曬乾活甚至養雞養鴨養畜牲。原本就沒有好好養護的院子,變得更加難以入目。
顧秀才母子剛回來的時候,還與那佔屋之人鬧了一場。顧秀才也是個硬茬,不僅拿回了自己的房屋,還把裡面養的雞鴨甚至還有豬都佔為己有,作為賠償。
大家聽此都覺得應該,那麼好的院子被這麼埋汰,那光修繕的錢都不止這些。
也得虧這家的主人是個有功名的,非一般人可以欺辱,否則的話肯定不會這般容易解決。
占房之人是巷子裡有名的潑辣貨,那一張嘴能把人生生罵死又能給罵活了。平日最喜歡貪佔便宜,幾乎和巷子裡每一戶都對罵過,幹架的都有好幾家。
之前也不是沒人說過這般不妥當,可是人家那嘴厲害得很,說你又不是主人,狗拿耗子多管啥閒事。又說他們是自己不敢佔便宜,就看不得別人好。
又不是自己的屋子,也不知道現在這宅院是不是變成無主的,也就沒人願意跟著潑辣貨糾纏,也不一定是撕不過,而是不想費這勁。不過背後那絮叨幾句,表達自己的不屑和鄙夷。至於是否是為院子主人抱不平,還是遺憾自己沒有佔到便宜,那就不得而知了。
這對母子明顯和巷子裡的人不同,寡母姓夏,說話輕聲細語,用字用詞明顯和巷子裡的娘們不一樣。不管再粗俗的人,跟她說話聲音都會下意識低下來,不敢造次。
而其子顧懷瑾則是個書生,不過剛十一二歲就已經考上了秀才。
陽城讀書風氣雖盛,可這般年紀就能考上秀才,還是比較少有的。所以沒人敢因為他們是孤兒寡母而小瞧,去找他們的麻煩。
顧家平日深入簡出,與巷子裡的人鮮少打交道,跟大家隔了一層。尤其之前又鬧了那麼一出,因為不在就把人房子給佔了,雖然只不過那一家,其他人也就偶爾進去曬曬東西,可到底感觀很糟糕,把巷子裡的人家都給惱上了。
沒有想到顧秀才竟然是如此熱心之人,蔡小滿落水,他竟然會親自下水搭救。
先不說下水救人有多危險,顧懷瑾本身年紀就不大,蔡小滿還是個胖墩。兩人雖差了兩歲多,可長得差不多高,顧懷瑾清瘦,平日穿著書生長袍看著弱不禁風,蔡小滿站在他身邊,跟一座高山似的。
如此還有勇氣下水,絕對的捨己救人。
“對對對,最該謝的就是顧秀才!要不是他,咱們小滿肯定跟個秤砣似的沉下去,等人到的時候,她早就不行了。”高氏現在回想還很後怕。
蔡小滿落水的地方比較偏遠幽靜,而且被柳樹給擋著,遠處的人根本瞧不見這邊動靜。若非那天顧秀才正好在那,等蔡小滿被發現的時候,早就死透了。
他們之前也專門登門道謝過,還帶了重禮。可那些日子小滿沒有醒來,家裡一團亂,所以禮數也就不大周全,如今小滿好了,他們心底的大石頭落下,應該好好準備準備,不能讓人家覺得他們失禮。
顧秀才可是蔡小滿的救命恩人,該怎麼謝都不為過。
再者,作為南三巷的老人,還是很不希望這個新來的能耐後生,覺得他們南三巷的這些人都是混不吝的。之前院子的事已經夠丟人的了,現在可不能再讓人瞧不上。
顧秀才是個有能耐的,即便不能交好,大家也不希望交惡。
“對了,爹呢?”秦氏最早從小滿開竅了不傻了的喜悅中清醒過來,這才發現屋子裡少了一個人。
這家裡最疼愛小滿的就是公公,除了每天關心那些蛐蛐兒,就是鍥而不捨的每日一問:小滿,你今天開竅了嘛?
這麼大的事公公竟然不在,著實有些奇怪。
高氏猛的拍了一下腦袋,發出‘咚’的一聲響,惹得大家都下意識縮了縮腦袋。
“瞧我,都給高興忘了!你們爹還不知道這事呢,小雪,趕緊去告訴你爹這大喜事,省得他每天都跟傻子似的問小滿,‘你開竅了沒’,都被街坊鄰居當笑話傳了。”
☆、第 4 章
蔡老根表達內心歡喜的方式是最直接和最實際的,一得知蔡小滿開竅了不傻了,大手一揮直接帶著一大家子人下館子慶賀。
他們去的館子還不是普通的地方,而是陽城有名的慶豐樓,雖然是市樓比不上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