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部分(3 / 4)

小說:清山變 作者:津鴻一瞥

雖還有一點距離,但也相去不遠。能夠在數日之內,將朕jiāo辦的差事料理清晰明白,也算能員了。”

“臣不敢,這只是臣愚者一見之得,與皇上聖謨獨運,為我聖朝長治久安大計相比,何足掛齒?”

“這一次把你找過來,除了要和你商量著,把學堂的規程徹底落實下來之外,還有一節,就是要你幫著朕,將北洋海軍的章程也確定下來;你先等一會兒吧,除你之外,朕還招了其他幾個人進來。”皇帝沉yín片刻,似乎有什麼話難以啟齒一般,最後說道,“海軍學院生員招募一事,恐怕會有很多的難處,最大也是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其中有很多西洋教習——從這一點上來說,海軍學院和當年成立的同文館有相侔處,但不同的是,後者朕還可以徑直下旨,選擇八旗人家的子弟入學,而海軍之事,倚靠得更多的,還得是漢人百姓——特別是閩、浙、粵等沿海諸省的百姓來投,這樣一來,阻力只怕會更大。”

“皇上說的是,臣這數日之間,腦中也在思量此事。”沈葆楨說道,“不過臣想,自從咸豐元年以來,十餘年來,百姓受皇上隆恩深重,即便心中不願……”

皇帝大笑著打斷了他的奏陳,“你這樣拍馬屁的話,不說也罷。”他說,“所以朕想啊,還是得以厚利yò的眼神逐漸發亮,忽然開口問道,“朕記得,你是福建人的,是不是?”

“是。”

“以你所見,福建省內可還稱得上富庶嗎?”

“這,請皇上恕臣說一句大不敬的話,福建古來貧瘠,省會之地暫時不論,其他州縣府道,百姓生計困苦,殊非其他各省可比。”

皇帝並不以為意,既然讓人家說,心裡便早有了準備,“這樣更加好。等回頭,學院正式肇建起來之後,由朝廷為每一名入學的孩子提供食宿,除此之外,再每人每月撥給十二兩銀子的助學金——你以為這樣如何?”

沈葆楨心中好笑,這真是財帛動人心了十二兩銀子,算一算,足以讓福建省內一家三口之家,生活狀況得以有根本的改觀,只不過,僅僅是銀錢一物,能不能使百姓甘願把孩子送到洋人手中去?卻是殊難預料啊

君臣兩個人說著話,殿外有紛雜的腳步聲響起,又有幾個人到了,是曾國藩、文祥、容閎、榮祿幾個,進殿行禮之後,皇帝先讓幾個人坐下,這才說道,“朕想,除了海軍學院用來培養未來海上指揮作戰的將領之外,海軍建設,要和步卒新軍一樣,以常年訓練、演武,作為日後征戰的第一學業。故而海軍士卒的培養,也要順勢而起。總不好只讓幾個、十幾個將領孤身出海作戰——那成什麼話了?所以,招募水勇、興建海軍武備學堂,為日後海軍的發展壯大提供最基礎的保障,也是要在短時間內確定下來的。這也是朕這一次連夜將你們宣召過來的原因。我們幾個人議一議,看看能不能把海軍章程條例,初步的拿出一個辦法來。”

他說,“等一會兒你們誰要是餓了,困了,就在這殿內的偏殿休息片刻,今天一天nòng不完,就兩天,兩天nòng不完,就三天。總之要將此事落實下來。”

文祥和曾國藩的心中都有點不以為然,對俄一戰之後,四海承平,天下大治,不必說海軍建設並非急務;即便是,也用不到這樣夤夜辦公吧?這不是有譁眾取寵之嫌嗎?心裡如此想,嘴上絲毫不敢透lù,恭恭敬敬的躬身答說,“皇上為國事奔忙不休,奴才等又豈敢有偷閒之心?”

“其實啊,此事也是朕心血來cháo之下的偶發奇想。你們這些人中,容閎不提,其他人都是飽學之士,xiōng中固然有物,而落筆千言,也不在話下。但在朕想來,文章詩詞之事,便如同杜工部所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靈光閃現之下,所得之果最稱喜人。朕便是如此”

他回身拿起一份寫的密密麻麻全是字跡的箋紙,遞給文祥,“你們看看,這是朕在剛才你們來之前,想到的章程中的幾條。有不妥之處,大家議一議。”

文祥接過來看看,皇帝筆下的海軍章程分為船制、官制、升擢、事故、考校、俸餉、恤賞、工需雜費、儀制、鈐制、軍規、簡閱、武備、水師後路各局,合計十四項,其中官制、俸餉二項的下面已經分mén別類的各自增加了相應的內容。

“海軍設提督一名,統領全軍,在威海衛地方建造公所,或建衙署,為辦公之地;設總兵二員,分左、右翼,各帶鐵甲戰艦為領隊翼長;其餘副將、參將以下等官,各以所帶船隻之大小、職事之輕重而別。其品秩第船隻有更換之時命名,亦無定格,不便以船名加之盲銜之上。今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