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放心,等我們從天津出發,北上山海關的時候,就是要乘船去的。”
“哦?”奕誴又驚又喜,“是真的嗎?”
在天津巡視多日,除了兩處海口炮臺之外,還要到大沽南岸看炮臺打靶,並演放各種水雷、旱雷;看水勇泅水、燃雷技法,隨後渡河至北岸,看劉祺炮兵打靶,並閱看北岸後路史濟源營演炮,不料在演炮的過程中,劉祺所部有炮兵抱炮彈失手,轟然一聲巨響,倒黴計程車兵被炸得粉身碎骨,連同兩個戰士也給炸成重傷,後來經西醫名叫馬根奇的醫治,救活一個。
因為出了這樣的岔子,奕誴有些悶悶不樂,雖仍是放了賞,但下面的演武已經沒有很大的興趣了,“老胡,就看到這裡吧。等日後皇上回鑾之日,我再在皇上面前請旨,請他御駕親臨——不過到時候,可不能再出這樣的岔子了啊?”
奕誴的話說得糊里糊塗,胡林翼卻大感其情,很明顯的,這件事他似乎有意壓下,“多謝王爺,多謝王爺”
“還有,那兩個士兵,一體按照陣亡例撥給撫卹,哎可憐見的。”
胡林翼心中一動,奕誴荒唐是荒唐,倒生了一副慈悲心腸呢?
在天津呆了三天,奕誴乘鎮東號兵船北上旅順,這裡扼守直、奉、渤海門戶,口門最稱狹窄,內有東西兩處澳口,自從朝廷開始有了建設海軍的成議之後,這裡就是第一戰略重地。澳口外群山環繞,天然形勝,東岸的黃金山,牧豬礁、勞葎嘴;西岸的老虎尾,蠻子營、饅頭山等地,居高臨下,等到有朝一日,炮臺構築成功之後,就可以形成交叉火力,護衛澳口內的泊船。當然,現在還是談不到的。
從澳口緩緩駛入,眾人棄舟登岸,旅順原來隸屬金州,到雍正十二年的時候,改為寧海縣,隸屬於奉天府下轄之地。盛京將軍玉明是有名的磕頭蟲,往來公務料理,但知拱手受成而已。咸豐十一年中俄戰後,朝廷有了在東北設立行省之議,玉明為僚屬鼓動,上條章大言三不可,其中有‘祖宗龍興之地,不可容留漢人逃民進入’一款,為皇帝痛斥為‘昏悖’,幾乎奪了他的頂戴,最後還是給文祥幾個人求情,才饒過這一回。
饒是饒過,但也不能就這樣容忍他有這種投石問路般的改議國事之聲,皇帝命人到奉天,當眾申斥,給了玉明好大的難堪,這還不算,他知道,奉天另有六部,很多人都是做官做老了,從無半點上進之心,人在任上,只知道撈錢,因此藉機會,一次罷了三十六員包括奉天府戶部、吏部、工部、兵部等四部的尚書、侍郎、郎中、主事的職銜,幾乎把奉天六部的所有官員,盡數裁撤。
玉明見識到皇帝於東北建省的決意不可挽回,也不敢再打什麼歪算盤,老老實實的上條陳,請辭差事,皇帝不準。只讓他在將軍府等候後旨,在這段期間,專心整理多年來積存公務,為日後奉天府改為省治,做好準備。同時,又告訴他,朝廷興建海軍,寧海縣所屬旅順一地,是陸上要塞第一重點,要他妥善曉諭百姓、徵用民夫,只等辦差大員一到,即刻開始構築炮臺,安置岸防火炮等事。
玉明既不懂,也不敢問,每天把差事派下去,自己在將軍府中枯坐度日,但僅僅是這樣的差事也不好做,從山海關直通璦琿的鐵路大工正在進行,所到一處,都要大批徵用民夫,東北一地本來地廣人稀,自咸豐九年之後,雖多有徙居關內無土無業的旗人北上出關,另尋生計,但這些人都是懶散慣了的,根本做不來這樣的苦事,即便看在每天吃食管飽,還有六錢工銀可拿的份上,到大工場地上試驗一把,也等不到用中飯,就全部遁詞而逃了。
總督辦理鐵路大工差事的是左宗棠,即便以他的嚴刻峻厲,也很覺得頭疼,一面向朝廷請旨,請求從關內多多派人來,一方面在各省之間徵召為數並不很多的漢人百姓,加緊施工。後來又有旨意到來,任命他為海軍文案幫辦大臣,會同奕誴、沈葆楨等辦理旅順口布防任務,左宗棠無奈苦笑:自己又沒有分身法,如何管得來兩處同時進行的差事?
這一次奕誴任海軍大臣,到奉天府巡視辦差,左宗棠沒有辦法,只好將鐵路工程的事情暫時交給奉天工部侍郎阿鱗,自己趕往府城,迎接親王。
第128節荒唐
第128節荒唐
奕誴北上巡視各地海口並岸上佈防重任,每天一份奏報,派人以快馬折差送回行在,皇帝翻閱之下,心中滿意之外,另有幾分憂慮,特別是奕誴奏摺中提及的昌黎至山海關一線的佈防,還有著太多需要加強的地方,例如昌黎之東的洋河口一帶,“……水勢較深,輪舟可泊十餘里外,由直隸州戴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