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憑城固守。唐景崧替劉永福以越南三宣總督的名義,寫了一道檄文,‘佈告四海’。於是遠近響應,抗法的義師有二十餘萬人之多,越南國王封劉永福為‘義良男爵’。
朝廷得此捷報,自然興奮。清議主戰,慷慨jī昂,軍機處也覺得很為難,若是趁熱打鐵,能夠將法人的勢力盡數驅逐出越南國境,自然是上佳的機會,但法國在南越經營多年,不說憑劉永福的一支孤軍能不能做到,就是能夠做得到,屆時,一定引致法國傾國來戰——若是到了那一步,以越南的國力和兵力,絕對不會是對方的敵手,勢必會jī得大清出手——和法國人為越南之事徹底撕破面皮,是皇帝不願意看到的。
但清流民議,也不好全然不顧,凡此種種,都令皇帝分外為難,“法國人不是已經和朝廷就越南事簽署協議了嗎?怎麼……又打起來了?”
“據臣所知,法人在越多年,越南百姓多有受其**者,民怨深重。這一次安鄴、堵布益等人為商貿事而致輕動刀兵,甚至兵臨河內,越南百姓懷同仇敵愾之心,於合約商談之間,進擊法人駐防兵士。打死打傷多人,法人惱羞成怒之下,兩國才又起紛爭。”曾國藩要言不煩的解釋了幾句,又說道,“如今越南百姓氣勢如虹,黑旗軍下匯聚的越南義民,總數不下二十萬,意圖藉此機會,將侵入本國的法國勢力連根拔除。”
“僅憑一點義民就能夠把法國人趕進大海了嗎?天下的事情沒有這麼便宜”皇帝說道,“那,京中的民議如何?”
“京中百姓也認為,我大清為越南宗主國,如今附庸有事,宜乎盡守望相助之責,幫助越南,料理此事為上策。”
皇帝大大的翻了個白眼兒,“就是說,都是主戰的聲音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