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2 / 4)

小說:清山變 作者:津鴻一瞥

唱錯了?”

“嗯”皇帝點點頭問:“是誰教的?傳他來”

張多福這一折《賞秋》,是陳金崔所教,安福帶著他惴惴不安地來到御前,跪了下來,聽候傳問。

“‘溼’字是入聲,你怎麼教張多福唱成平聲?難聽死了”陳金崔囁嚅著回奏:“回萬歲爺的話,‘溼’字是‘連腔”聽起來像平聲。”

“誰叫你‘連腔’?”

這一下碰過來,越發叫陳金崔汗流浹背,結結巴巴地說:“是奴才的師父這麼教的。”

他的教曲的師父,如何可用來抵制皇帝?這是極不得體的奏答,可以惹惱了皇帝,有不測之禍。宮中相傳的心法,遇到這種情形,要搶在前面申斥、開脫,來平息皇帝可能會爆發的怒氣。所以安福嚴厲地喝道:“好糊塗東西你師父算得了什麼?你師父教的,還能比得了萬歲爺的教導”

“是,是”陳金崔不住地在地下碰著響頭,“奴才糊塗,求萬歲爺教導”

“你那個師父也不高明,怕的連南曲、北曲都搞不清楚。”皇帝徐徐說道:“北曲的入聲,唱高了象去聲,唱低了象上聲,拖長了就成平聲。《琵琶記》是南曲,‘溼’字唱錯就錯在這個連腔上面。這你明白了吧?”

“萬歲爺聖明萬歲爺的教導,奴才一輩子受用不盡。”陳金崔又大著膽說,“奴才斗膽,再求萬歲爺教導,南曲的入聲該怎麼唱才動聽?”

“出口即斷,也別有意做作,輕輕一丟,自然乾淨俐落。崑腔是所謂‘水磨調”宛轉之中要有頓挫,就在這些上頭講究。”

皇帝顧曲,實在可算知音,昇平署的老伶工,無不心誠悅服。皇帝也大為得意,現身說法,便親自小聲哼唱著教他們。

肅順心中有事,皇帝和幾個人的說話沒有聽到耳朵中去,正好皇帝叫他,“肅順?肅順?狗奴才,在想什麼呢?”

肅順嚇了一跳,趕忙跪倒,“奴才糊塗,奴才糊塗奴才心中想事,一時間忘卻儀體,請皇上責罰。”

皇帝聽得差不多了,本有意起駕回宮,請肅順這樣一說,倒來了興致,“你在想什麼事?”

肅順眼睛一轉,趴在地上碰了個頭,“皇上,奴才有一件事,想和皇上說,還請皇上免了奴才結交外臣之罪,奴才才敢說。”

“你膽子不小啊”皇帝半真半假的說道,“怎麼,又是向上一年你侄子的事情一樣的嗎?”

“不是不是,奴才再也不敢做那樣的糊塗事了,這一次的事情,”他囁嚅了幾聲,“是和……和文公爺有關的。”

‘文公爺’這個名字在皇帝聽來有點陌生,認真的想了一會兒才給他想了起來,“是他啊?他又想幹什麼?”

肅順口中的文公爺就是歷任江寧織造的文端,他是皇帝的親舅舅,當年鈕鈷祿氏為道光皇帝晉為皇后,後家照例要有這樣一份恩典,其時後父已逝,便由長子文端襲爵,人稱文公爺而不名。

文端在江寧織造任上仗著自己是皇帝的舅舅,肆無忌憚的大撈特撈。陸建瀛、桂良知道他的為人,卻從不敢招惹。幾年的時間下來,積蓄頗豐,不過自從咸豐二年進新式圖樣的綢緞給皇帝駁了之後,文端知道,江寧織造的差事不是那麼好撈了,就想換個地方,再做他的發財美夢——朝廷之中這種肥缺很多,也未必就一定要做這江寧織造。

認真的疏爬了一番,給他想到了一個好差事,就是著名的四川鹽茶道——也就是前文說過的,仍肥過各省鹽政的天下第一肥缺。這裡面有個由來——。

第143節得隴望蜀(2)

各省的鹽官都稱‘鹽法道’,唯有四川獨一無二地稱為‘鹽茶道’。鹽之成為大利所在,不在產量多,而在銷得掉。銷鹽各有地盤,稱為‘引地’,川鹽的引地除本省以外,還有五處:西藏、湖南、湖北、貴州、雲南。

兩湖不出鹽,食用兩淮、廣東、四川的鹽,其中以兩湖和四川之鹽食用最多。自然而然的,四川鹽業,大發利市,但鹽稅收入並沒有增加多少,這自然是鹽商勾結鹽官偷漏舞弊的緣故。

道光中葉,四川總督戴三錫在任上重用陶澍為鹽茶道,定下‘官運商銷’的章程十五條,在瀘州設立鹽運總局,徹底整頓,遏制偷漏,剔除中飽,鹽價降低,而官課反而激增。‘公費’亦就水漲船高,滾滾而來,成為合法的肥缺。

而茶的運銷,亦跟鹽一樣有引地,而且有‘邊引’、‘腹引’之分。邊是邊境,腹是腹地。四川列為‘邊引’,川茶專銷西藏,西藏高原,不出蔬菜,所以茶是必不可少之物。到了乾嘉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