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滿意呢?
第97節 肚子最大
第97節肚子最大
第97節
肅順在京中過了鄭王福晉的生辰,又拖延了幾日,一直到過完中秋節,方始動身,路上無話,回到澤州府。
他在澤州府一番動作引得士紳百姓罵聲不絕,皇帝下旨把他提回京中,好生訓誡了一通,又打發了回來,在旁人想來,經過這樣一番教訓,肅順定然再也不敢胡作非為了,誰知道不是這麼回事,回到澤州府,尚未及進城,就看到從太原府到府城的官道上流民壅塞於路,扶老攜幼,不知道有多遠?
肅順心中大驚,在轎子中跺一跺腳,轎伕停下,為他撩起了轎簾,“大人?”
“去問問,這是怎麼回事?怎麼突然來了這麼多的流民百姓?”
跟班幾步跑開,在路邊攔住了一家人,有五六口人,男nv主人,幾個孩子,還推著一輛車,車上放著傢什用具,還有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不論大人孩子都是一臉菜也不知道有多久沒有吃過飯了,看見有身著官衣的過來,那一對夫妻拉著幾個孩子跪了下來,口中唸唸有詞,聽不見在說什麼。
聽差和他們說了一會兒,轉身回來,“真是造孽!”
“怎麼了?”
“都是從各府逃難過來的百姓,小的剛才見到的這一家,是從榆次過來的,今年遭了大旱,地裡絕收,縣中仍自征斂不休,百姓連草根、樹皮都啃光了。實在沒有辦法,只好攜家帶口,出外逃荒。本來想到省城去的,路上聽人說,澤州府這邊糧倉充裕,大人您看,百姓就都到澤州府來了。”
肅順心中一熱!感覺胸口又酸又脹,喘息了幾下,放下轎簾,“先進城吧。”
回到府城衙居然冷冷清清,連個前來迎候大人的人都沒有,李慈銘和高心燮也不在?肅順猜到這兩個人一定是到城外安置百姓去了,有心親身前往,轉念一想,先不必著急,等到他們回來,問一問流民的情況之後再說。
到了下午的酉時,李慈銘等人才紛紛轉了回來,隨行的還有府城教諭、典司、城守營的參將統帶一起回到衙一個個都是滿臉風塵,疲憊不堪的顏進到正廳,才看見肅順居然在坐,“大人回來了?給大人見禮。”
“都起來,都起來。”肅順擺手讓幾個人站了起來,分別落座之後,立刻說道,“流民四方湧來,列位大人都辛苦了。本官剛剛回來,前情不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李慈銘和高心燮幾個給他解釋了開來。原來,自咸豐七年秋天以來,山西始終無雨,各府自然是有一番動作,徵集民夫挖井取水,更且組織青壯,一邊防備蝗災出現,一邊預備著從旁的府中購糧,運至本府分發百姓。
經過陳士枚、吳衍前後兩任巡撫的折騰,山西治下九府、八廳、六州、十個直隸州中的存糧大多數都給倒賣得光光,本來數年豐澤之年,百姓家中皆有存糧,頂過一個荒年也不會有很大問題,但到了咸豐八年的年初,朝旨降下,肅順履任山西。這一下吳衍有點慌了手腳。
澤州府下轄的數縣,糧庫早空,若是給肅順看到了,就是不得了的罪過,沒奈何,只好從省內蒐羅糧米,填充澤州府,這還不算,吳衍令治下各府、州、廳所屬官員,大索民間,將百姓的存糧全數收攏了上來,才算勉強將澤州府的虧補上——至於其他地方,不妨從旁的省內購糧起運,再行彌補、發放,總還是來得及的。
這樣的打算不能說一定做不到,但有兩節是吳衍和晏端書幾個算漏了的,第一是,以一省最高長官的名義僱請省內糧商到外省購進糧米,居然遭到了所有人一致的、無聲的反對!
陳士枚和吳衍連續兩任山西巡撫,在省內搞得烏煙瘴氣,百姓敢怒不敢言,眼看著旱災愈演愈烈,吳衍幾個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驚慌失措,眾人看笑話還來不及呢,如何肯幫忙?
給吳衍bī迫得緊了,便有了第二節的錯誤——糧商以銀錢週轉不靈為由,找省藩司提前支取——糧米的市價大約是在二兩一石上下,若是加上一些黍麥豆糧等物,平均起來,也要在一兩二三錢,一省缺糧總數,在千萬石上下,數以千萬計的銀子,藩司如何應付得來?
若是真有災荒,還可以向朝廷申請賑濟,奈何這一條路根本就行不通,吳衍急得沒有辦法,只好屈尊降貴的逐個哀求,又從省內擠出六十餘萬兩銀子,以先期款項的名義,分發給各位大糧商,求他們去購糧,這一次,糧商接了銀子,卻如神龍見首不見尾,糧米是一點也沒見到,銀子反倒都扔到了水裡。
吳衍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