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叫馮雲山的,叫楊秀清的,叫石達開的,叫蒙上天的。都是上峰密令中一體要抓捕的要犯。”
其他幾個人也被拉了起來:“什麼密令?”
“這就非我能知了。”趙德光搖搖頭:“把他們帶出去吧。”
幾個人還想再問幾聲,身邊的兵丁卻不給這樣的時間了,推推搡搡著把幾個人帶出大院,眼見不遠處佔滿了洪府的家人和厝居在這裡的貧苦會眾,馮雲山怔怔的落下淚來,把頭一偏,為官兵押出大門。
這邊,趙德光帶人到處搜檢,很快的,除了名冊之外,藏在洪宅的《原世救道歌》,《原道醒世訓》,《天款十條》,《新朝曆法》等文書也都被找到,趙德光簡約的翻了一下,趕忙重新包好,怕別人送去不放心,有自己親自送到縣衙,面交鄭祖琛,方算了事。
隨後就是按圖索驥,在金田縣大肆搜捕邪會會眾,以張虎臣本意,當把臨近之武宣,桂平縣邪會會眾也一同抓捕,卻給曾國藩制止了:“金田縣之事,當以快速了結為尚,會首落網,會眾自然有冊可循,只要一紙公文,便是有一二漏網之魚,也於大局無礙。若是在此時驟掀大獄,恐人心惶惶,到時候,有人聚眾而舉,便是天大的禍事。倒不如暫時將此事按下來,只就金田縣一地而行。夢白公以為呢?”
鄭祖琛心中不以為然,面子上當然不能這樣說,只好拿皇上的口諭以為反駁:“曾大人這片愛民守靖之心,老夫佩服,只是,皇上口諭中有言:不許有一人落網。如果有人得知訊息,趁機竄去……”
“照老夫想來,不會有此。畢竟鄉土難離,便是知道了此事,也會有僥倖之心。”曾國藩斟酌著語句,他說:“只要會首落網,即使是皇上那裡,想來也不會願意要在桂省掀起大獄吧?”
“既然如此。那就一切拜託曾大人在皇上面前剴陳利害了。”
************
金田縣城外,通往桂平縣的土路上,幾個人說說笑笑的一路走來,為首的是個二十餘歲的漢子,生得一張銀盆大臉,身材壯碩,長手長腳。走起路來腳下生風,速度甚快,總要身邊的幾個人小跑著才能跟上:“大兄,大兄!慢一點嘛!”
年輕人回頭一笑:“快趕幾步,今天到大兄家中,石某請大家吃酒!”
“慢一點嘛!”他身後的幾個人趕得氣喘吁吁,一個叫苦不迭:“石大兄,趕得及的,趕得及的。”
‘石大兄’笑呵呵的回過頭去,突然一愣,腳下也停了下來:“怎麼了?”
“什麼?”身後的幾個人圍攏過來:“怎麼了?”
“今天,縣城門口怎麼多出這麼多人?”石大兄用目遠望,城門口圍堵了好多的軍士,正在用手中的長槍不停的把城中向外湧來的百姓推回城中,口中胡亂呼喊,卻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大兄,怎麼了?”
“情況不對!”石大兄搖搖頭,左右掃了幾眼,路邊原本經常可以看到的田間佃戶也是一個都不見蹤影。更讓人心生疑竇,他隨意的叫過來一個會眾:“你去問問,是怎麼回事?趕快回來報我。”
“是!”
那個會眾快步過去,和守門的兵丁說了幾句,石大兄等人在後面觀察,眼見兵丁變了臉色,不但不予解答,就是過去問話的會眾,也給他們推入城中,看那樣子,竟似是連他也回不來了。
這還不算,有幾個兵丁湊在一處,竟然向這邊走來。石大兄心知不好,站起身來轉頭而走,後面隱約可以聽見呼喝之聲,這一下他更加不敢停留,也顧不得同來的幾個人,撒開步伐,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消失在視線之內。
第30節 萬幾閒情(1)
軍機處的幾位大人跪安退出,皇帝從軟炕上站起來走了幾步:“下面是該誰了?”
“工部尚書杜大人和大學士卓大人遞牌子進來了。”
“傳!”
杜受田和卓秉恬朝服補褂君前行禮:“皇上招臣進宮,可是有什麼差遣?”
“朕剛剛收到陝西巡撫張祥河送來的晴雨表,本月陝西境內普降甘霖,水深有三指的降雨就有四次!”
“…………”
“陝西下這樣大的雨,下游的山東,山西,河南怎麼辦?朕還記得山東豐北地區和河南開封地區的河堤都是在高宗南巡的時候修建的吧?幾十年來雖然也經過幾次加固,但是恐怕不能抵抗大水的沖刷。靜公(卓秉恬字靜遠),杜卿,朕想讓你們兩個人帶領相應人員,會同上述該省的布政使認真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