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每逢初一十五還會請幾個杭城的大夫過去對周圍的百姓開放免費看診,半年以來名聲已經傳出去。
加上庵堂建在官道旁邊,初一十五過路的人不少,日子久了庵堂門口的人流量已經很有規模,若是說要傳出什麼訊息,從那著手是很容易的。
林若青在邊關的時候就開始計劃的紡織繡花,也要開始著手了。
場地,紡織機,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操縱紡織機和繡花架子的人要另外找。而這個時代裡操縱這些最熟練的全都是女子。
趙成松將城裡送過來的告示往牆上一貼,沒一會兒就引發了圍觀。
第74章
“這上頭寫的什麼東西,誰來給念一唸啊?”
百姓之中認字的實在少; 站著等了半天也是個個乾瞪眼; 雖然有人認識幾個字; 卻也是隻能知道這是招工; 具體是要幹嘛就難以讀通了,最後只能開口求助了。
這個時候庵堂裡頭的老秀才才慢慢踱步走了出來,雙手背在身後裝作沒事兒人一樣懶懶散散地開口問道:“什麼事兒啊?”
百姓之中敬重讀書人的多,對老秀才都是很尊重的。即便是以前有說他窮酸的人,現在老秀才得了庵堂的這一份活,每天輕輕閒閒教孩子讀書,日子過得也很痛快; 甚至還能拿出一部分來存起; 就沒有人會覺得老秀才迂腐了。
這下立刻有人說:“孫秀才; 你幫著我們念一念這告示上是怎麼回事唄?”
孫秀才還能不知道這上面寫的是什麼嗎,這告示就是他自己親手寫的,閉著眼睛不去看也能知道告示上說的是什麼呢。
不過他還是裝模作樣轉頭看了一會兒,將上頭的話原樣唸了一遍。考功名考不上去; 可孫秀才還是自認文采斐然; 這麼一份簡單的招工告示被他寫得晦澀難懂,也不怪其他人念不通了。
就算現在孫秀才自己親自唸了一遍上頭的內容,還是有不少人聽了覺得一頭霧水,表示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的。
孫秀才氣得直瞪眼,覺得是她們這些人實在不懂得欣賞自己的文采。還是站在一旁的趙成松看不下去了,站出來同眾人解釋了告示上說的大意。
這還是林若青先囑咐給他; 讓他來準備告示。如果是林若青直接告訴孫秀才的,恐怕現在趙成松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