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官員、將領紛紛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冠,挪著方步按照品階高低排成兩條長長的佇列。按照常理,排在隊首的二人應是兩位相國李林甫、楊希烈。但左相大人因為身體抱恙沒有參加此次的朝會,他的位置便由隴右節度使哥舒翰頂替。
憑藉河湟會戰的大勝,哥舒翰風得意,已經到達了仕途人生的最高峰。轉身朝李林甫微微頜首,哥舒翰發出了最為明顯的示好訊號。雖然自己已官至兩鎮節度,聖眷正隆,但若是朝中無人,也是無本之木,富貴終歸不會太長久。''但若是有了大唐朝廷權傾朝野的李林甫李相爺做靠山,憑藉自己的赫赫戰功,大唐四海內除了皇帝陛下還有誰能對他構成威脅?哥舒翰不是聖人,相反作為一名胡人,他很現實。哪個人能給他好處,給他庇護,他便會心甘情願的迎身上前,與之結為盟友。
面對哥舒翰如此明顯的暗示,李林甫如何會沒有察覺?嘴角升起一抹淺笑,李林甫微微頭算是回禮。對於哥舒翰這樣的邊將節度,他見得多了,自然知道他們想要什麼,需求什麼。
如今哥舒翰勢頭正盛,他倒不像做的太過清高。畢竟人家主動放低了姿態,他沒有必要不送出一份順水人情。
沿著廊廡、邊道一路而行,眾大唐公卿踏上了位於龍首原上的高臺,在司禮內侍的注視下,持著朝笏踏入含元殿內。要知道雖則大朝時五品以上官員皆可參加,有時甚至會有一些邊將加入,但真正能進入含元殿的官員則不過百餘名。其餘的官員大多隻能侯立在含元殿下的廣闊場地裡,至於皇帝陛下是否生著重瞳,是否身側四溢金光就不得而知了。
含元大殿中,皇太子李亨峨冠博帶,巍巍立在前殿右手。
見李林甫步入大殿,李亨的面頰微微抽搐了一下,隨即臉上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