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李淵聽到訊息,也不敢怠慢,調集境內大軍,約有十餘萬人,駐紮在黃河北岸,嚴防死守,要與大隋軍隊決一死戰。而李淵所依賴的突厥人,經過這兩年休養生息,也漸漸的恢復了一些生氣。處羅可汗也與頡利可汗暫時消除了彼此之間的不合,竟是召集了草原上諸多部落的勇士,組成了大軍十萬,作為李唐的援軍,在後面躍躍欲試。
但是,讓唐王李淵感到不滿的卻是幽州總管羅藝。儘管平日裡對李淵很是尊重,但羅藝此人,卻是生性狡猾,並不會輕易相信旁人,更別提是李唐軍了。
每次唐王李淵敦請羅藝到太原議事,都被其找了一些藉口予以拒絕,而且在其境內各處駐紮有重兵,竟是隱隱對李唐軍隊有所防範。而這一次更是對李淵的命令不理不顧,置若罔聞。
李淵對羅藝不滿,由來已久,但身處大隋威壓之下,卻不得不容忍羅藝的囂張跋扈。到了這時候,李淵心裡明白,想讓羅藝全軍出動,拼了血本為他抵抗大隋軍隊,那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譚了。但只要幽州能保持中立,不讓那些駐紮在遼東的大隋軍隊從後面包抄埋伏,對他李唐軍來說,已經是意外之喜了。於是,對羅藝的陽奉陰違,李淵也表現的十分大度,甚至為其準備了不少軍械糧草,以期拉攏。
但羅藝畢竟是羅藝,身處涿郡多年,手下精兵悍將,戰鬥力比起李唐軍隊來說,都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他的內心深處,卻沒有泛起絲毫野心。這也不能怪他沒有進取之心,而是幽州地面的形勢讓他也是束手無策,根本沒有太多發揮的餘地。
北有突厥人時不時入境侵襲,南有王伯當大軍虎視眈眈,西南方向,又要常常面對李唐軍隊的覬覦之心。而幽州一帶,並不是什麼富裕的地區,想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