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3 / 4)

小說:大隋草頭兵 作者:希望之舟

此舉導致了他的下場。

在這樣的三光政策指引下,高句麗人重新獲得的山城頓時成了雞肋,不要是不可能的,怎麼樣也不能輕易放棄。但想保持住對山城的掌控,那就意味著必須要分兵了。

這次隋軍前來,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對待俘虜上面。受了楊戈的影響,隋軍對待俘虜,簡直不將他們當成人來看待,對高句麗族人與非族人的甄別,待遇的不同,都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句麗人的判斷。

而此時,距離平壤城足有五十多里地的一處深山當中,楊戈的大隊人馬就駐紮在這裡。等到斥候回報,談及高句麗人已經陸續分兵把守那些山城,楊戈與李靖對視一笑,果然不出兩人所料,高句麗人還真就如此做了。

楊戈所屬人馬,再加上週法尚周文博所帶的人馬,也不過近兩萬人,若想直接攻取平壤城,無疑是最不明智的。這人數之多寡,優劣也太過明顯了。但是面對那些山城,嘿嘿,送上來的飯,不吃白不吃!

楊戈當即釋出命令,按照此前就已經規定好的計劃,派出了數個隊伍,人數也不算多,每支隊伍不過三五百人,但各個裡面核心人物必定是屬於驍果軍無疑。而除此之外,在這山谷中留守的大部隊,則是養精蓄銳,準備最後的一擊。

只是幾日的功夫,高句麗人重新又陷入了恐慌之中。周邊各個山城,幾乎是同一時間遭到了打擊。隋軍似乎對那些山城瞭如指掌,行動之間井然有序,往往是趁守軍注意力不怎麼集中了,往往就是這個時候,遭到了滅頂之災。尤其讓淵子游恨之入骨的就是,這次的隋軍似乎根本不是從禮儀之邦的中原地區而來,所作所為比起那些蠻夷來說更加顯得蠻橫不講道理。

高句麗平壤城內,原本已經平靜的朝堂重新又亂成了一團糟,接連數次的斥候回報訊息,竟是毫無例外的都是高句麗士兵全軍覆沒、大部潰兵之類的慘事。城中早已有了傳言,風傳隋軍其實根本沒有離開,前幾日的撤兵無非就是個障眼法罷了。

收到的訊息多了,大對盧淵子游也是遽然色變。此前他為了重新掌控山城,已是派了數路兵馬,總數約將近萬人。但這分別駐守山城後,這每一支隊伍的人數就顯得不多了。顯然隋軍就是抓住了這一點,區域性地區以多打少。讓人最為可恨的就是,隋軍似乎對山城的得失並不在乎,在乎的只有高句麗士兵的屍體。而這些精壯漢子,正是高句麗人建立王朝的基礎。到了後來,淵子游已經不怎麼敢派出隊伍了,而只是龜縮在平壤城中,似乎外面還在被隋軍所包圍一般。

很快,楊戈就與新義州的王猛取得了聯絡,當得知王猛手下也有近兩萬人,楊戈不禁大喜,如此說來,他們兩股軍馬加在一起足有五萬上下,已是可以做一些事情了。

楊戈親自跑了一趟新義州,與王猛商定好了計策,這就要徹底攻破高句麗。

第295章 傳言四起

第95章傳言四起

六月中旬,楊玄感在汲郡南渡黃河,尾隨者數不勝數。楊積善率軍三千,在偃師順洛水向西挺進;同時間楊玄挺從白司馬坂翻過邙山南下。而楊玄感自己率軍緊隨其後,所部將士大多數都是缺少盔甲軍械,戰鬥力根本不足為慮。

東都留守樊子蓋見叛軍來勢洶洶,急病亂投醫,竟是趕鴨子上架,任命河南令達奚善意,率領隋軍五千餘人,南渡洛水,在汗王寺築壘,以抵抗楊積善;河南贊治裴弘策率領八千人,抵抗楊玄挺。

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面對猶如農夫走卒的叛軍,達奚善意還根本就是個軍事白痴,手下堂堂五千大隋精銳,竟然沒等接戰,手下軍隊竟然先行奔潰,士卒四散奔逃,盔甲武器都被叛軍所擄獲。另一路的裴弘策孤木難支,也敗退而走。一路且戰且退,竟是連敗了四場。最後裴弘策置屬下而不顧,徑自逃入了洛陽,手下無數精銳都投降了楊玄感。

樊子蓋原本就與裴弘策有仇怨,藉此機會斬首示眾,以示其抵抗到底的決心。同時間,不少世家子弟都被樊子蓋的血腥手段駭的不敢入城,居然都投降了楊玄感。其中就有開國元勳韓擒虎之子韓世、觀王楊雄之子楊恭道、內史舍人虞世基之子虞柔、大將軍來護兒之子來淵、御史大夫裴蘊之子裴爽、大理卿鄭善果之子鄭儼、周羅喉之子周仲等四十餘勳貴子弟。

這些反賊之中,當朝五貴竟多有涉及,而楊玄感沿途之上開倉放糧,大收民心,其手下人馬迅速增多,等到達洛陽城下之時,號稱十多萬之多。叛軍士氣大振,洛陽危在旦夕。

此時的高句麗,也正處於風雨飄搖之際。楊廣雖然大軍撤退,但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