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個殖民政府,華夏共和國在這裡駐紮了一萬人的部隊。
大量的商品在這裡傾銷,這裡也直接成為了原材料的供應點。甚至為了就近貿易,有商人還在這裡種上了茶葉,若非李煜強力阻止,說不得連桑樹和養蠶都要在這裡進行。
也不是說不可以,只是至少現階段還不允許這樣做。
羅馬帝國趁著華夏戰亂,徹底消滅了安息帝國。當時的安息帝國只是康居國和大月氏國的附屬國,本身已經沒有什麼抵抗的能力,其他兩國的國力也高不到哪裡去,自然是被羅馬帝國直接攻破。
最終華夏共和國在印度邊上和羅馬帝國對上,而大漢帝國也派出了一萬人,由曹仁和曹洪統兵,在大宛國與羅馬帝國對陣。此戰消滅了五萬羅馬大軍,使得對方大傷元氣。最後兩個國家分別幫助康居國和大月氏國復國,擴大了殖民統治範圍。
在域外,雙方都保持了足夠的友誼,至少不會當著別人的面開戰。並且劃分出勢力範圍,在瓜分了羅馬帝國的戰爭賠款之後,迅速分配好了貿易份額,進一步對羅馬帝國輸出大量的文化,並且瓜分他們的高階和中端市場。
此刻,在大漢帝國太原郡晉陽縣,這座幷州的州治,如今也是顯得非常的蕭條。
長達七年的戰爭讓所有人的熱血都給冷卻,把所有人的激情都給磨滅。大量青壯奔赴前線,所有的一切都為戰爭服務,對於許多七年前出生的孩子來說,七年的生涯裡幾乎沒有娛樂,他們從小開始習文學武,說不得會在十八歲那年就要上戰場……如果這場該死的國戰要繼續進行下去的話……
華夏共和國一直採用的是消耗戰略,有些時候明明具有擴張的能力,卻沒有擴張。寧可投入大量的火器和小股的精銳,也不願意用士卒的命來填。但饒是這樣,也是消耗了將近兩億計程車卒,中後期條件跟不上,用人命來填的情況已經無法避免。
與之相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