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和教育,讓他們親近甚至認可華夏共和國;其他還有不少可以下手的手段,明著不會表現出來,但以後會變成共和國在呂布這裡留下的後門!
這個條件很豐厚,關鍵是不需要呂布支付任何代價……至少建設資金不需要和教員不需要提供,他只需要提供一塊土地,還有這些教員的工資。
教員也沒有多少,其實主要就是教導語文數學和政治,尤其是政治最為重要,陳斯形容這是能夠讓百姓更加認可其統治理念,甚至成為他忠實支持者的關鍵。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任何從小就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的孩子,長大了其實都是類似宗教瘋子一樣的存在。
尤其,是在缺乏網路資訊轟炸,只能被動接受思想的這個時代裡!
化學物理什麼的,自然是不會教,有本事呂布他自己找人來教!在華夏共和國,這些最高階的知識,也只能是大學才能學習到,初中高中也只能學習到一些皮毛。
饒是這樣,這部分學生,不少因為成績問題沒辦法順利升到大學的,在蜀漢甚至是大漢共和國裡面,都能找打一份薪水不菲的工作,果然知識就是力量!
呂布對這種寬厚的條件也是很懷疑,但他看不出什麼,關鍵是他身邊沒有這種人才。所以自然是透過了,並且在短時間內還真的在陳斯的安排下,開始了一次考試。
考卷他看過,似乎沒什麼問題,但嚴格來說只要透過這份考試的,那麼就很容易改造成為親近華夏共和國的存在。
國與國之間本來就沒有純粹的友誼,更多是隱藏在友誼治下赤果果的利益關係。沒有任何好處,華夏共和國為什麼要支援呂布?只能說,有些利益現階段還沒有顯露出來罷了!
新一批的人才果然是選了出來,九江郡也好,廬江郡也罷,到底是太靠近華夏共和國,受到其影響,不少客商把便宜的啟蒙讀物帶了過來,這裡的百姓的確是有三成以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