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後,第二任所謂的“皇帝”竟然不向大燕國納貢,大有與沈琤分庭抗的勢頭。
沈琤明白,年輕人意氣風發,總想揚眉吐氣,但揚眉吐氣前也得掂量掂量點自己的斤兩,於是沈琤決定讓這傢伙瞭解自己的實力,本來打算先打東南,但有人送死,便掉轉軍隊來打蜀地。雖然水土原因,病死了一些士兵,但他現在已經不是當然的定北節度使了,而是富有整個北方的皇帝,錢多馬多人也多,病死了再派就是了。
蜀國皇帝一看都城守不住,立即找了個太監假扮自己,然後燒了太監假裝自己已經自。焚,逃出宮去躲進了山裡。如果他沒和沈琤宣戰,這會已經變成了“野人”,可能也就算了。但沈琤還是命人搜山,把人抓出來,帶回京城砍了頭。
東南也有人自稱皇帝,見了蜀國皇帝的悲慘下場,趕緊宣佈退位,自降為王,等沈琤的軍隊瀕臨城下,便嘴裡銜著玉璧,自縛出城投降,不僅保全了城池的完整和百姓的性命,自己也被封為恩義侯,獲得了在京城“養老”的資格。
自此全國基本平定。一個節度使們擁兵自重,或許會分裂動盪數百年的亂世,因為沈琤的出現,在十年內就結束了,可謂一件大幸事。
—
形形□□的路人和商賈,琳琅滿目的商品,臨安的繁華可見一斑,沈琤看著自己統治的帝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心裡還是頗欣慰的。
天下平定後,他攜妻帶子來到江南遊玩,累了這麼多年,終於可以暫時休息一下了。
眾人走在街上,閒庭信步,怡然自得,暮嬋不時對周圍的店鋪的小玩意產生興趣,上去挑揀一些把玩。
護衛們不遠不近的跟著,確保能夠保護他們,又不至於妨礙遊玩。
沈琤在外面不敢和妻子調笑,所以她挑揀的時候,他就在一旁保持微笑的看著她。這時,他發現太子沈嵩跟他一樣在一旁束手而立,絲毫不感興趣的樣子。
沈琤心說,小時候就會咯咯笑,誰逗都笑,以為是個開朗的孩子,誰知道越長大就越穩重,少年老成不喜形於色,是不是他對兒子要求太嚴格了?
整日端著一張臉,像個老學究一樣,沈琤道:“嵩兒,現在咱們微服出遊,你就不必拘束了,像你弟弟們一樣盡情散心吧。”
“父皇……兒臣是擔心落下太傅的課,唉……”
對了,這孩子還愛讀書,每每他兩個弟弟絞盡腦汁想裝病逃課的時候,他甚至還能纏著太傅問問題,深得太傅喜愛。弄得他兩個弟弟跑去跟暮嬋吐苦水,再也不想跟太子哥哥一起讀書了。
而且若說太子愛讀書可不太準,他練起武藝來也肯下苦功,從不偷懶,與讀書一樣勤奮刻苦。
沈琤笑道:“功課回去再補也一樣。”
“不行,不能耽誤。”沈嵩斬釘截鐵的道。
沈琤便趁機問道:“現在不在京城,你也別當朕是你的父皇,咱們就是尋常百姓人家的父子,你跟父皇說說,為什麼不能耽誤功課?”
“因為……”沈嵩欲言又止。
“沒關係,你說什麼父皇都不會怪你,你想想,朕什麼時候責怪過你?”
見父親語氣溫和,沈嵩終於開口了:“因為兒臣覺得……一旦耽誤……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趕上您的背影……”
沈琤一愣:“什麼?”
“兒臣怕自己的文治武功沒有一樣能趕得上您,到時候被後世評價說您傳位給一個沒用的繼位者。”自從他懂事起,他就沒法再保持無憂無慮的心情,因為父皇太偉大了,先後平定四方,統一帝國,他註定在功績上比不過父皇了,只好在別的地方努力,至少做到不給父皇丟臉。
沈琤懂了,忍不住苦笑,拍拍兒子的肩膀:“你才多大,就給自己這麼大壓力。”但又覺得欣慰:“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其實你面臨的局面說不定比父皇更嚴峻,天下初定,沒被戰火焚過的南方還好,北方百廢待興,註定是你的重任。”
沈嵩如發誓一般的道:“兒臣一定能做到。”
“不過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這段日子你先卸下顧慮,陪你母后和朕一起遊山玩水罷,答應父皇,就像你兩個弟弟那樣。”
沈巍和沈嵉兩個人正在沒心沒肺的打打鬧鬧,不知從哪裡搞到一糖人,都想要。倒不是多珍貴,就是想搶。
“我是你哥,你給我鬆手!”
“你比我矮,你鬆手!”早出生不到一刻鐘而已。
“誰說我比你矮了?”
“不服來比。”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