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府中最近犯了點錯誤,藉此敲打一番也未嘗不可。
燕歸本不願因這點小事親自出宮,而且還是為十八“撐腰”。無奈幼寧太瞭解他與容雲鶴的性子,這兩人對上肯定有好一陣彆扭,她想先與兄長好好聚一番,待傍晚的洗塵宴再留給這二人發揮,所以硬是將燕歸給“趕”出了宮。
兄妹二人帶著雪宜去了御花園,慢走談心。
交談間,幼寧才知道這幾年兄長經歷了多少危險。他從來都是雲淡風輕,與燕歸一般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報喜不報憂。若非幼寧知他甚深,從字裡行間察覺出這些,恐怕就要被他隨意糊弄過去。
幼寧不準備和兄長生氣,畢竟已經過去了這麼久,她只道:“哥哥在外這些年都是孤身一人,現在可有了找個人陪伴的想法?”
容雲鶴頓住,萬萬沒想到剛回京得到的“催婚”壓力首先竟然來自幼寧,他回得輕飄飄,“我一人挺好。”
“是嗎?”幼寧嘴角翹了翹,卻沒笑意,“我卻覺得,哥哥身邊就是少了人,所以才總對自己安危不在意。畢竟這幾年我和爹孃遠在京城,根本瞧不見,所以哥哥也就敷衍敷衍我們,是麼?”
容雲鶴長長沉吟,有些頭疼。以往這件事幼寧都與他站在同一邊,如今也許是被他惹惱了,也或許是突然變了,居然比爹孃的話還要鋒利些。
“並非所有人都要成……”話剛開了頭,他就被幼寧的眼神止住。容雲鶴低首,才想起身邊有個一直在乖乖聆聽的小雪宜。
幼寧與燕歸的孩子,即便三歲恐怕也懂得頗多。容雲鶴自知失言,便暫時不再說,他可不想給未來的儲君灌輸不成親的念頭。
豈料他們住了口,卻不代表小雪宜沒聽懂,他道:“阿雪還沒有舅母嗎?”
“嗯……”幼寧猶豫了會兒,微頷首,“阿雪想說什麼?”
雪宜站在她身邊看向容雲鶴,似乎是組織了會兒語言,“太傅說過,成家立業是每人應所為,先後不論。不僅是習俗,也是我們的責任。”
以雪宜的年紀來說,他也許不能很好理解何為責任,但他明白成家的意義,“父皇要與母后成親,因為宮裡需要皇后和皇嗣,這是父皇要做的。所以舅舅也應該成親,外祖母早就想要一個舅母為她分擔內務,外祖父也一直很羨慕他的同僚可享弄孫之樂。”
他抿著唇,“舅舅是子,不可以任性,外祖父和外祖母年紀大了,舅舅不可以讓他們和母后傷心。”
說到“母后傷心”時,雪宜直直看著容雲鶴,極秀氣的眉微皺起,似乎對這可能的結果無法接受。
容雲鶴幾乎是愕然,這些道理他自然都懂,但他沒想到居然會從才三歲多的小外甥口中聽到。
這個孩子……太聰慧了。
他彎腰,蹲在雪宜面前,想將這個孩子看得更清楚些。
容雲鶴看入了一雙極黑又極為明亮的眸,他默了半晌,忽而笑,“雪宜說得對,舅舅不能一直逃避責任,這是不孝。”
事實上不止容雲鶴,連幼寧都被雪宜的話語所震驚,她很確信自己從未給雪宜灌輸類似的想法,難道雪宜真的僅是聽蔣太傅說了那麼一句話,就想到了這麼多?
如果真是如此,雪宜不免敏銳得有些可怕。只要與他說些細枝末節,他便能明白所有,某種程度上甚至比他的父皇更勝一籌。
幼寧既喜且憂,雪宜如此慧敏她當然開心,但自古太過早慧之人,可並非都是好事。
容雲鶴很明白幼寧的憂慮,他在回程時開口道:“幼幼,把雪宜交給我。”
他想成為雪宜的太傅,如今雪宜年紀小,才更好教導。這個小外甥機敏太過,卻未必是好事,因為越聰明的人,若有不慎,就越容易踏入歧途。
容雲鶴得收回之前的評價,雪宜並不那麼像幼寧,他最像的,是他的父皇燕歸。
第130章 正文完
容雲鶴歸京後提出的第一個要求,便是要來給小皇子授課的資格。他本人文武俱佳; 又曾在江南立下不小功績; 於公於私燕歸都沒有理由拒絕。
雪宜那麼聰明; 燕歸本還對今後太傅是否會被他暗地戲耍有些擔心,容雲鶴自願出馬,他自然應允下來。
容雲鶴教導雪宜; 與太傅們在學堂授課方式完全不同。他沒有當過先生; 但很懂因材施教的方法; 雪宜更多需要的是自由和自己探索的時間,在那些學識的大門前,雪宜需要的僅是一個領路人,而非手把手教導者。
絕對的自由同時也給予了雪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