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空打得一片血腥。
戰鬥分成上下兩層。上層是戰鬥機之間的纏鬥,下層則根本稱不上戰鬥,完全是一邊倒的追殺。那些倉皇逃命的雙翼魚雷機真就像是笨重的鴨子,不斷向下俯衝,企圖藉著俯衝的高速來擺脫身後的戰鬥機。但速度差距太大了,清軍的魚雷機最大時速只有82公里,而明軍的翠鳥戰鬥機最大時速則有392公里,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尤其是魚雷機肚子下還掛著沉重的魚雷,飛行員們又牢記著大隊長的恐嚇,並不敢丟掉。這些“鴨子”一個俯衝還沒有完,就紛紛被翠鳥追上了,上方出現了跳動的曳光彈火線。
好幾架魚雷機籠罩在曳光彈火線中,木製的機翼、機身破裂,開敞式座艙裡也是一片血霧,最後面的機槍手滿胸是血、仰面躺倒,火苗也竄起來。
一轉眼,六架魚雷機拖著長煙栽向大海。
事的魚雷機也不死心眼兒了,立刻把魚雷丟到海里,輕身逃亡。但即使是這樣,也遠遠躲不掉翠鳥戰鬥機的追殺。幾分鐘後,最後一架魚雷機拖著黑煙,一頭栽進了大海。
……
上層的戰鬥雖然是真正的戰鬥,但這戰鬥也是實力懸殊的。
架翠鳥迎戰29架哲別,平均架翠鳥要單挑。8架哲別。但是明軍戰鬥機質量和訓練上的優勢,卻完全彌補了數量上的劣勢。翠鳥作為新一代單翼戰鬥機,其速度、靈活性都不是老式的哲別能比擬的。此外哲別隻有兩挺7。92毫米機槍,而翠鳥卻有四挺。
且不說明軍這次來的飛行員,全都是參加過上次明清空戰的老手,而清軍的營口戰鬥機大隊是後方部隊,從沒經歷過空戰。
戰鬥非程暫,開始的五分鐘內,29架哲別戰鬥機被打掉了9架,架翠鳥戰鬥機被打掉了3架。但是這時候清軍的魚雷機已經被消滅殆盡了,下去追殺的2架翠鳥戰鬥機此時返回上層戰場,加入到對清軍戰鬥機的圍剿中。
形勢立刻一邊倒了。原來明軍3架對20架,是用質量抗衡數量,只是佔有“一些優勢”;現在一下變成了25架對20架,一下成了“絕對優勢”。
哲別戰鬥機領隊看到魚雷機已經全軍覆沒,自己再沒有可保衛的了,立刻下令脫離戰鬥,返航。
但是沒那麼簡單,翠鳥戰鬥機最大時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