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任期內,把行政開支壓縮到當年財政收入的10%以內,並保證將每年財政收入的至少50%,投入到國民的福利體系、及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上。
沈榮軒還承諾,馬上揮著手引進美國羅斯福總統的先進經驗,建立“失業保障金”體系。今後大明的勞動者如果失業,那麼在失業期間就再無捱餓至虞,可以申請失業保障金,保證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
這麼幾條都做下來,大明可就會成為目前全世界福利最完善的國家。
沈榮軒在金陵廣播電臺裡的話音未落,對面的華夏廣播電臺裡,反對黨的政客就開始揭露沈榮軒承諾中的“謊言”和“不切實際的地方”了。然後就開始自己的競選承諾了。
現在,大明帝國從未有過的一幕——競選,儼然已經開始了。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為了方便您閱讀,請記住“網”網址:/
' '
第65集 尚小君VS秋老虎
大明帝國議會自成立以來,終於發揮了應有的作用。11月下旬到12月末,議會都在舉行“修憲會議”。修改帝國憲法,並且制定一部《大明帝國選舉法》,為大明的選舉時代做好法律上的準備。議員們熱烈討論,激烈爭吵,面紅耳赤,為一些最基本的問題幾乎又上演“全武行”。
比如,北方諸省的民眾是否也應該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女性是否應該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蘇門答臘島的馬來族原住民,是否享有選舉和被選舉權?兩疆、烏斯藏、西伯利亞和中亞新領地的那些“異族公民”,是否享有選舉和被選舉權?皇室成員(包括宗室和外戚)是否享有選舉和被選舉權?前清的旗人、貴族,是否享有選舉和被選舉權?
再比如,大明選民的年齡應該定在多少歲?是否應該規定內閣及首輔大臣的任期?是否應該規定單筆政治捐款的限額、以防止財團操縱選舉?規定的話,規定多少?還有,《刑罰》中也要增設很多相關罪名,比如舞弊、賄選、非法獻金之類的,如何界定?如何量刑?等等……
還有,議員們大都同意,各省的長官和議會並不由中央指派,而由各省民眾選舉產生。也就是說,大明除了有“帝國議會”之外,各省還有“省議會”。涉及國防、外交、金融、國家安全等事務,由帝國議會立法、內閣政府執行。而涉及各地的財政、稅收、教育、醫療等等民生問題的,由各省議會立法、各省政府執行。
這樣,也就基本確定了“聯邦制”為未來帝國的基本基調。這樣既能避免權力過度集中而帶來的弊端,又能保證這是一個強有力的統一國家。從百姓方面來說,能享受到小國寡民的幸福,而從國家方面來說,又有著中央集權帝國的強大。
……
男人都是政治動物。向小強開始的時候非常熱乎,每天盯著報紙看,抱著廣播聽,還派人到議會里旁聽,隨時向他報告最新進展。但是隨著議員們日復一日、喋喋不休的爭吵,向小強最終失去了耐心。他打算趁著這時候相關法律還沒制定出來,先玩一把政治。天知道回頭的新法律禁不禁止皇室成員參與這些事啊。
現在大明最大的“黨”有三個:第一大的就是“東林黨”;第二大的是“基本民眾黨”,一般都簡稱“基民黨”;第三大的是“**立憲黨”,簡稱“民憲黨”。
向小強當初第一次聽到“基民黨”名字的時候,當場噴了出來。而且,這個黨的黨徽上,印著一個大大的“基”字。向小強都不知道,他們如果知道後世的“基”是什麼意思的話,會不會想找塊豆腐撞死。
東林黨和民憲黨可以說都是“精英政黨”。東林黨是大明最老、最傳統、最正統的政治階層,代表了文人士大夫、知識分子、還有舊派貴族的觀念和利益,在大明根基深厚,力量強大。而民憲黨是19世紀下半葉興起的,主要是以新興資產階級、或者叫“工商業主階層”為代表,在大明走向改革、走向**立憲的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
前兩代大明天子推行維新的時代,都曾利用和扶持過這個“**立憲派”,用它來制衡朝中那些守舊的“東林派”。後來到了二十世紀,這兩股政治力量都慢慢演變為政黨。不過隨著大明的不斷開放,士大夫階層、貴族階層、和工商業主階層在不斷的融合,慢慢變得你終有我,我中有你,不再那麼涇渭分明瞭。比如鄭恭寅,他既是貴族階層,又是工商業主階層。他擁有著“鄭氏財團”,就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