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因犯罪被貶為奴隸的,有官奴和私屬之分。
到了漢朝,奴隸的產生主要來源於土地兼併而形成的私屬,另外東漢末年,人民為躲避戰亂,投靠大莊園主,也成為私屬。漢唐時期,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良賤之分,如部曲(奴隸的一種)毆傷良民要處死,良民打死自己的部曲,部曲有罪不論、部曲無罪只判徒刑且可以用錢贖免。犯叛逆罪的,全家乃至全族要沒為官奴。
宋朝以前,長期受僱於人的,其地位低於良民,也是奴隸的一種。自宋朝開始,因僱傭關係形成的主僕關係不再視同於良賤關係。但實際上,私屬奴隸的現象大量存在,不過在法律上禁絕了私屬奴隸、也不允許將良民賣為奴隸。
而在元代,由於蒙古族本身實行奴隸制,所以官奴盛行。清初也對漢人實行奴隸制,至雍正年間才廢止奴隸制,清初經濟繁榮,康熙皇帝採低稅負,像明朝一樣賣身為奴者實際上已大幅減少。
因此,在這戰國中期時代,雖然說,各國諸侯律法中都禁止奴隸制,只是保護國人和鄉野的農戶、遊俠、門客、士子們,不會被官家和貴族強行變為奴隸,而那些戰俘、流民、刑徒們,依舊還是奴隸階層,可以被買賣交換的。
“把他們叫過來,我正好盤問一下,掌握他們的來歷,才覺得是否留下來。”辰凌淡淡說道,畢竟來歷不明的家奴,放在府內,可是一個不定危險因素。
“喏!”景硯轉身出去,不一會帶來了一男兩女,正是上午那三個綁有鎖鏈的人。
三人步入大廳,看見辰凌的身影,噗通跪在地上,叩拜道:“多謝大人搭救之恩。”
辰凌受不貫這種動輒下拜跪地的禮俗,說道:“都起來說話吧。”
三人起身,經過回府內的梳洗淨身,又換上辰府的家將侍女的服飾,這時候,三人的樣貌都能看的清晰如常了,那名男子,三十出頭年紀,身材魁梧,國字臉,眉須濃重,一臉英氣,倒是不像普通百姓和刑惡之徒。
另外兩女,一個二十五六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