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獲得大部分利益,付出少,獲得多,相對韓國目前的軍伍能力,也比較適合,否則把宋國交給你韓國去攻打,誰消滅誰,都不一定,不要只看著別人利益很大,付出也同樣巨大,危險也巨大。”
韓倉一想,的確是這個道理,自己韓國軍隊,總共才三十多萬,分別駐守邊疆,抵抗秦、魏、楚等諸侯,能自由抽調的軍隊不超過十萬,興師動眾,攻打任何小國,勝算都不高,更何況去攻打仍比較強勢的宋國。
“那好,就這樣說定了,沒有絕對公平的事,但是,到時候趙、魏、齊、楚,可要兌現諾言,一旦事成,邊鄰地段,可要割讓給我韓國一部分。”
楚懷王、齊宣王、趙武靈王與魏襄王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都是不言而喻,他們在位都不下於十年,身為國君,頭腦轉的都不慢。
誰都明白更深的理由是,對戰國勢力範圍的劃分和消滅小諸侯權力的確定,僅靠一張羊皮盟約是根本不可能的,誰滅誰?能不能?完全要靠實力。
這是春秋戰國四百多年曆史鑄下的鐵則,在這裡口頭爭吵最多出出氣,實在沒有實際意義,即使現在口頭上許給韓國一些好處,到時候具體分多少,韓國還能左右得了嗎?
魏襄王站起身來,朗聲道“既然韓國沒有了異議,那麼咱們就最後確定一下,小國的疆域,以及本國要消滅的邦鄰,開春後動武,互不干涉,三年為期,如果有國別有用心,從中搗亂,違反盟約,到時候群起而攻之!”
第0412章七雄定盟約
盟約制定完了,表面達成了協議,實則各懷鬼胎,都有自己的大算盤、小九九,趙國半包圍了中山國、齊國內圍著魯國、楚國掩蓋住越國,魏國與小衛接觸最密切。
因此這四小國,歸屬這四雄,乃是板上釘釘,戰略要地,不允許國內還有其他證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