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部分(3 / 4)

小說:君臨戰國 作者:月寒

等,下面,就由樂丞相,來公佈!”

樂毅站出來,神色嚴謹,手中帶著一個卷軸,那是詔書,郎朗念道:“君上即為,採六國禮儀之善,濟濟依古,璨璨更新,以成典則。國曰華夏,稱呼為朕;君號皇帝,帝印玉璽;國色蔚藍,國水易河;所至曰幸,所進曰御;皇帝冠曰通天冠高九寸,臣民稱皇帝為陛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貨幣,外儒內法,興建官學,普及教育,惠及民生……”

等樂毅讀完之後,群臣贊同,齊聲喊著‘陛下萬歲萬萬歲’。

接下來,論功行賞,大封功臣,並且宣佈全國分三十六郡,郡下有州,州下有縣,類似與今天的省市縣三級制度,層層管轄,集權流向中央,再往下,鄉亭裡基層民治系統,上下暢通。

朝官除了九卿之外,還設了三省六部,中書、門下、秘書三省,長官均為宰相,廢除了丞相一職,如此就削弱了丞相權力膨脹的隱患,多設宰相,便於相互制衡,不使一家獨大。

除此之外,還有諸多部門,不過前期華夏改制的時候,都曾頒佈過,就是增添人員和職責而已。

這時有一位御史諫官站出來,是個儒家大夫,拱手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卿家說來!”

“我燕軍平定六國,乃仁義之師,可秦開將軍在河西之戰,縱容部下,燒殺搶奪,犯下罪行累累,請陛下明察,對秦將軍依國法處罪!”

辰凌皺了一下眉頭,見附和的人越來越多,多是一些儒士文官,他心中一動,不知這是否天下安定之後,文官在崛起,有意聯合要排擠、打壓武官勢力,來提升他們在朝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朝政虛虛實實,黨派諸多,不可能上下完全一心,作為君王,需要審時度勢,懂得判斷,並且深知平衡之術,有陰就有陽,陰陽魚圖,就是大道之理,君王若不懂分化、調和,任何一方獨大,都會對皇權造成威脅,架空皇帝。

“朕會派刑部、御史臺,徹查此事!”辰凌發話了,心中卻有意保一次秦開。

等真正的調查開始,秦開推脫責任,說是兩名胡人將領,在草原上養成的心性不改,執行任務時,罔顧軍令,擅自對秦的村莊進行燒燬,不過對付破敵的初衷是好的,辰凌趁機下詔,降秦開一職,罰一年俸祿,並斬掉了兩位胡將,安撫秦川的百姓,逐漸平息了這件麻煩事。

一個月後,文武百官從各地趕回燕京,參加了華夏皇帝的即位盛典。

文武大臣們,全都穿著新朝服,依著博士們制定的大典新朝儀,天亮時分,在大殿外馬車隊伍列班等候,由低階到高階官職,從外向裡排開,殿門外,整肅的大內侍衛列隊護駕。

“皇帝起駕——”幾名傳官接連高呼,迭次向外盪開。

辰凌頭戴通天冠,身穿特定的龍袍,腰繫長劍,穩健步登帝座,六名侍女高舉車蓋一般的傘蓋在車上架起,狀若天神,氣勢不凡。

“皇帝即位,百官奉賀!”

天子雅樂響起,百官輪番上前撲拜於地朝賀,呼聲如山,等分班次朝拜過後,開始出宮,巡視京城,併到城外祭天。

燕京城的百姓普天同慶,全都歇業了,參與其中,數十萬人,跟隨皇帝和百官隊伍移動,聲勢浩蕩,氣氛亢奮,深入民心,都為這樣一個亂世中誕出的英主,感到慶幸和擁贊。

華夏國立,這一年,是公元前300年的事。

※※※

天下安定,四海生平,轉瞬之間,大一統的華夏國已經運轉了十二年過去,到了公元前288年。

朝廷透過以法家治國,以儒家治世,以墨家思想發展物理科技,梳理百家思想,形成主流的意識形態,並透過科舉選賢任能,以學校培養高材生,使得九州人才濟濟,擺脫落後腐朽的傳統封建的思想。

十二年過去,華夏國力昌盛,繁榮空前,開創了一個盛世,辰凌曾向朝鮮半島、草原、西域、嶺南用兵,開疆拓土,使戎狄臣服,番邦歸附成為一代天可汗!

這一年,辰凌南巡,來到河東郡,當年自己初次來到古代的地方,不由一笑,任誰能想得到,當初一個意外的穿越,竟然使自己叱吒風雲,揮鞭斷流,功勞政績,留傳萬世?

人生的機遇,有很多的不同,改變時空,這是最奇妙的一件事,不受歷史的束縛,就能開創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新歷史!

“清兒,等我,百年之後,我們再相聚!”

辰凌輕輕一嘆,即便擁有了天下,橫掃了戰國,心中還有一個小遺憾,那就是離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