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部分(3 / 4)

小說:君臨戰國 作者:月寒

王室的聯絡,不會跟韓王室共存亡了。

因為燕國沒掉三個半國,雖然擄走了王室皇族,覆滅了社稷,但是一些賢臣名士都被燕國啟用,一些大世家舊貴、商賈也都沒有遭到多大打擊,因此,許多人就動了心思,不願意誓死抵抗了,不論韓國王室滅亡與否,他們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即便歸順燕國,也不見得比在韓國時候吃虧。

這種心理對一國諸侯國的凝聚力,太有破壞力了,國力瓦解,民心不齊,如何等抵擋秦開十五萬精銳大軍?

“寡人就不明白了,弱燕本是七雄之末,偏居苦寒之地,風俗落後,差一點被齊滅亡,為何短短十年不到,就能有這等實力,吞併天下,好大的胃口咧!”韓倉拂袖不解,無語問蒼天。

公仲朋也算韓國當世較為賢明能力之人,臉色一動,拱手道:“原因很多,但有兩點根本,一是燕國地理位置在一邊,進可攻、退可守,哪怕故步自封,也能脫身於列國紛爭,避免自己遭劫,可以緩緩發展,讓六國都捉摸不透;其二是燕國變法,新穎又實用,據說效率超過商鞅變法,而且沒有峻法酷刑,賦稅很低,重視工商業,改變百姓生活質量,迅速獲得燕民,甚至各國亡民的支援,再觀我韓國,雖然有幾次變法,但都尚未觸及根本,只是在‘術’上下工夫,終究停留在表面,難以使國家真正富裕強大!”

韓倉神色沉吟,半晌無語,最後一嘆:“是啊,術之為術,監察處奸之法也,明法手段而已!奉以興國,何其大謬也,只可惜,列國不給韓國徹底變法的機會,歷代韓王,也不會有此深濾,直到今日覆亡之前的反思,才一朝醒悟,不過,太晚了。”

他的話沒有錯,縱觀春秋戰國,大爭之世,實力較量,數百年內不以自身實力為根基而能興國者,未嘗聞也!七大諸侯,就是因為先後變法圖強,才從一百多個方國中崛起,最後成為七雄,可是變法效果,有強有弱,韓國是以‘術’為變法之要,在於表面上,君主對臣子的手段控制,各種權術的運用等等,這非正道,或者說,不是謀國大道!

陰謀雖然能在許多時候起到巨大作用,但是在這種大國存亡戰爭中,靠的是陽謀!國力的真正較量!

數日後,秦開調整大軍狀態,繼續猛攻韓國境內的其餘幾座孤城,遇到的抵抗並不強,甚至有些守城將軍主動投降。

燕軍已經緩緩開赴到宜陽城外數十里,韓國只剩下五六個城邑了,與東周的幾座城,形成對比,彷彿黑暗中的兩塊光點,隨時都要覆滅洶湧的波濤風暴中。

秦開派人朝著宜陽城日夜不斷射去勸降書,讓韓亡主動投降,免得大動干戈,讓百姓生靈塗炭。

當日有韓使者廖焦出城,來到燕軍大營,向秦開詢問,韓王若降,能否保王族宗廟社稷,只是向燕稱臣,不滅此國,該封為燕的諸侯國。

秦開笑道:“夏商周三代,滅其國卻存其宗廟社稷以撫慰,王族舊貴分到地方繼續存在,但時代不同了,不足效法!若存韓社稷與都城,韓國何復言滅?它日若韓王族有異心,戰亂復起,裂土不寧,燕國一統天下,以武止戈的大義何在?”

“那燕行的豈非霸道,而非王道?”韓使者廖焦質問。

秦開冷笑道:“燕滅六國,志不在做王道天子,而是根除裂土戰亂之源,使天下一法一治,皆尊燕律燕政,開創新的盛世,舊的制度和習俗,都要革鼎掉,這是我燕國興兵的根本所在,韓王若主動出降,可保住王室性命,甚至還能被封侯,到燕地朝廷做官,榮華富貴,可比被我們擒到要風光了,那趙王、齊王等人,可都在軟禁呢!”

廖焦垂頭不語,帶人離開了營帳。

秦開覺得應該給韓王一種威懾,軟硬兼施,當即下令,大軍推進,以火炮開路,數十門大炮轟開外郭的陣地,只用了兩日,就以雷霆之速,抵達了宜陽城下,把韓王室和大臣們都堵在城內。

面對著燕軍精銳大軍,先進的火器,城頭的守軍一片默然,士氣低落。

秦開下令列陣,圍而不打,森森的鐵甲如林,黑壓壓地逼城,各種攻城軍械完備,佇立在陣前,就這樣給韓王施壓。

五日過後,宜陽城內一片喧譁混亂,韓襄王終於扛不住巨大壓力,神色木訥,捧著玉璽和王印,脖系三尺白巾,帶著一些臣子,列隊出城投降。

第1027章攻入河西

韓國自從周威烈王時,三家分晉而獨立,到如今滅亡,歷時一百年整,比歷史上的秦滅韓,提前了七十多年。

在韓氏立國之後多有徵戰,最大的戰績是吞併了春秋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