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能感覺到身邊和背後有袍澤在並肩奮戰,心裡踏實了,才會發揮最大的戰力,這也是為何敗軍,背後和側面受敵襲,往往不敢再戰的心理原因,沒有了安全感。
秦燕兩軍的陣列只相隔了百米,完全在一箭之地內,雙方兵力相當,尚未開戰,那股無形的氣場,沖霄的殺機,寒意壓住了天生的烈日,已經讓人喘不過氣來。
蒙驁冷冷看著燕軍果然受激出戰了,嘴角溢位譏笑,他要大戰一番,讓燕軍繼續加兵力,才會退走,引得燕軍來追擊,進入秦軍主控的戰鬥節奏。
“傳令,全線進攻!”
“迎敵!”
雙方不約而同地傳下了將令,首先行動的是弓箭手和盾牌手,彼此的弩機和弓箭開始朝著對方射去,要破壞對方的陣型,而盾牌上左右恰恰相反,護著頭頂,形成一道屏障。
轟隆隆!
騎兵開始出擊,鐵騎縱橫,如浪之縱,頓時如山崩地震一般,呼嘯著衝殺而去。
徒步甲士則整體移動,如泰山之傾,舉步重踏向前挺進,鏘鏘鏘的節奏,彷彿與這一塊天地共振。
“殺!”
秦燕騎兵各有數千,都是精銳勇士,腥風血雨中,終於迎來了一場最慘烈地正面交鋒。
片刻之間,兩股賓士的洪流便激烈地碰撞在一起。
“嘩嘩啦——”
刺耳地刀矛聲響成一片,伴隨著戰馬地嘶鳴、將士地悽嚎,蓬蓬血霧,像是瞬間綻開的花朵,染紅大地。
燕軍騎兵的戰馬有馬鐙,秦軍也學了去,因此騎士們的雙手都得到解放,可以手持長兵盡情廝殺打鬥,激烈異常。
戰馬悽聲哀鳴,無邊地殺戮中,雙方鐵騎們一片片倒下。
也就幾十個呼吸間,方陣甲士也交鋒了,彷彿兩座大山的碰撞,如海嘯般的廝殺聲沖天而起,遠遠傳開,陽剛氣息濃厚,震人心魄。
寬闊的平地上,足足十萬人馬在忘我地拼殺,血光矇蔽了雙眼,越戰越混亂。
這次激戰從早晨一直打到了中午,相互都有傷亡,遍地死屍,血流成河,慘不忍睹,濃重的血腥之氣鋪天蓋地散開。
沙場男兒,一腔熱血,英雄夢!
荊琦看到雙方僵持不下,頓時下令繼續增兵,又派出了兩萬人馬出戰,並且扛出許多旌旗,這樣一來,燕軍佔了人數優勢之後,秦軍的形勢就會見拙了。
蒙驁一看燕軍果然又派出人馬,而且旌旗飄揚,按照當時各諸侯國的軍規,透過旌旗的數量,可以判斷人馬的大概數量,每一根中長旌旗代表著一個千人隊,一根大旗代表著一萬人馬。
他看到燕軍的增兵旌旗眾多,猜測怎麼也有三四萬人馬,加上先前的五六萬,已經快接近十萬大軍了,如果把這批人馬引走圍殲,對燕軍將是一次重創,於是下達了後撤的軍令,謀算開始了。
第1022章追擊血戰
勇猛的秦軍在潰敗,頓時讓燕軍將士高呼,滿臉的興奮,他們都明白,七雄諸侯中,秦軍的戰鬥力是最強的,因為老秦人天生就有一種傲骨和野性,地處西陲苦寒之地,要不斷與兇殘的西戎人搏殺,保衛領土,磨練出秦人的勇武之風。
這是周天子後來分封秦國的原因,為中原駐守西大門,秦國功勞甚大。當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就是被西戎部落聯合攻陷西周,差一點使中原文化遭遇覆滅的劫難。
燕軍興奮異常,殺紅了眼,滿腔熱血,揮舞著刀槍劍戟就要追擊,但是指揮將楊績早就得到過荊琦的叮囑,知道這是秦軍的引敵深入的計策,要把燕軍主力引入伏擊圈,為了將計就計,反設計秦軍,必須要配合對方演好這部被伏擊的戲碼。
楊績立即下令全軍調整陣型,然後命騎兵先追擊,痛擊對方落後的棄子,接著下令剛才戰鬥過的主力軍原地整休,傷員出列,讓新出城的兩萬援軍先追擊,最後他才率領三萬多剛拼殺半日的主力軍,在後面不疾不徐地追擊。
這幾道命令一下,將士們的熱血頓時一洩,滿腹牢騷,因為剛才他們捨生忘死地戰鬥,好不容易才擊潰了秦軍,但追擊的時候卻讓他們在最後,這等立功的機會,讓給那些剛出城的新軍,一個個臉色都很差,憋了一肚子火。
幾名武將也騎馬到楊績前,詢問為何下如此命令,甚至有的老將氣得直哆嗦,直接把這幾道命令說成愚蠢之極。
楊績冷哼道:“窮寇莫追,這個道理你們還不懂嗎?這些將士剛才的英勇奮戰都被燕王看到了,功勞不小,沒必要所有好處都讓你們佔了,適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