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全盤戰略大計,追究責任是必然的。陳平怕被追究過失受誅殺而背楚亡漢。
後人在此總是把陳平投奔劉邦解釋自己背楚的言辭:“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15)當成項羽用人唯親,以致失陳平的緣故。顯然這個說辭不過是陳平為掩蓋自己不忠的辯詞並不體現真實情況。至少項羽並沒有虧待陳平,亦沒有不信任。反而陳平早先隨魏王咎,遭人進言讒之;後來在劉邦處,亦遭人進讒言,以致連劉邦都不禁懷疑陳平,經過魏無知以及陳平辯解才打消疑慮。陳平未功而身居高位本來就容易遭人妒忌,且作風不良,身受讒言也是屬於正常。在項羽帳下,有沒有遭人進讒言呢?史料沒有給我們答案。但是有一個不容質疑的事實是:項羽從沒有懷疑過陳平,並且大膽任用。至於背楚則是因為陳平自己的失誤造成的。
3;英布;張耳;張良之背楚亡漢
英布,張耳,張良均是漢朝開國大功臣(註解3),為滅楚興漢起到關鍵作用。其中英布本來是項羽屬下;張耳是項羽盟友;張良曾經與項氏有親密關係。這三人背楚歸漢亦是老生常談之項羽不懂團結人才的證據。
英布是項羽手下第一大將,為項羽立下汗馬功勞。項羽分封天下後,封其為九江王,鎮守西楚之南方重地。英布可以說是項羽手下唯一得到封王者。本來英布為項羽攻城略地,項羽亦厚予英布,兩人關係本來應該相濡以沫,但是人心不足,自持功績的英布“欲厚自託”(隨何語16),項羽北上平定田榮,請英布出兵,英布稱病不往,派數千人應付了事;劉邦東進伐楚,英布坐山關虎鬥,不思解救。這種明顯自厚的態度連敵方都看的清清楚楚(17),劉邦趁機派使者遊說英布背楚以使項羽後院起火。在隨何遊說下,英布終於起兵反楚,戰敗後逃歸劉邦。
很多人都認為項羽對英布處理不當才致使英布背楚,這個論點有欠不公。英布對項羽有不臣之心時,項羽並沒有因此責之,反而因其才幹欲親用之(18)。英布在隨何的分析下:覺得與漢聯盟更划算,遂暗中與漢聯盟密謀反楚,後事情敗露,只好殺項羽使者起兵反楚。可以說英布的反楚從頭到尾都是英布個人權欲膨脹的結果,而英布後來又反漢亦為明證。
張耳當年受秦軍圍攻,得項羽解救,後又被項羽封為常山王,可謂名副其實的身受項羽大恩。張耳遭陳餘偷襲兵敗後投奔劉邦,為劉邦定趙立下大功。張耳兵敗為何不投靠楚而投靠漢呢?本來張良因為楚的強大欲投靠楚,謀士甘公從星相上分析漢必然最後勝利(19),張耳遂殺項羽使者項嬰(20)作為獻禮改投劉邦。
張良為楚漢間最富盛名的戰略家以及謀略家,後人多怪項羽未能拉攏張良為其所用。從史料上看,張良早在起義之初巧遇劉邦,就跟隨劉邦為其謀定天下(21)。此等穩固的關係必然不是能輕易為人拉攏的,學者汪夢川也認為:“顯然是因為項羽身邊已有一個范增,才智不在他之下而地位卻穩固得多。如果在項羽麾下,張良恐怕難有出頭之日。相比之下,輔佐劉邦(做‘帝王師’)就風光得多”(22)。後來張良跟隨韓王時三心二意,但是卻一心為劉邦著想亦為明證(註解4)。
由上面五人的事蹟亦不能證明項羽不會用人,不過是客觀情況導致五人歸漢而已。由上面的個案分析我們得知楚漢人才流向並非前人所認為是由於領袖的用人問題而造成的,但是客觀事實卻是大量人才從楚歸漢,究竟是什麼緣故而導致人才背楚投漢呢?下面我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二:劉,項主觀原因之探討的片面性
歷代對於楚漢人才流向的原因均是從項羽,劉邦個人主觀上來探討的,比如學者趙文潤在其文中總結到:“劉善於用人,能夠納諫,項用人唯親,自恃拒諫”(23)。學者邱永明亦分析:“劉項用人的差別在於:在用人原則上,劉唯才是舉,項苛禮唯親;在用人態度上,劉自明聽人,項剛愎自用;在用人政策上,劉寬容誠信,項多疑嫉才。”(24)。更有學者王銘分析項劉抱有不同的人才觀,以至“1:劉邦能虛己聽人,項羽則剛愎自用;。。。2:劉邦放手用人,項羽信讒多疑;。。。3:劉邦賞不移時,項羽忘功尋過”。總體分析下來學者王銘認為項羽取人以親以尊,形成親親尊尊的人才觀;劉邦取人以實以賢,形成尚賢任能的人才觀(25)。
總結歷代研究者關於項劉用人態度及方法可以歸結於五點:一,項羽剛愎自用,自恃拒諫,劉邦虛己聽人,能夠納諫;二,項羽信讒多疑,劉邦放手用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