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平二年四月,令智外的烈士陵園修建完畢,高大的‘令支保衛戰烈士紀念碑’也修築完成。四月五日,高勇為在令支戰鬥中陣亡的五千餘將士、六千餘百姓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五千士兵整齊地站列在道路兩側,百姓傾城而出,他們都是前來為這些壯士、親人送行。
不久一萬一千餘棺槨依次迢,每個棺槨上都覆蓋著一面黑鷹軍旗,一共四人將他們扛在肩上緩慢走進陵園!經過百姓中間時,這些經歷了大戰的百姓痛哭流涕,為這些年輕的為了保護他們而犧牲的生命哭泣。經過士兵方陣時,高勇敬出標準的軍禮,同時高喊:“全軍將士聽令:送英雄入陵!敬禮!”五千士兵同時向這些英勇的烈士敬禮……高勇繼續說道:“他們是令支的驕傲!他們是三郡的驕傲!他們是大漢的驕傲!他們實現了維護和平的理想!他們兌現了保家衛國的諾言!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為國捐軀的烈士永垂不朽!”
五千士兵同聲喊道:“為國捐軀的烈士永垂不朽!”
所有百姓同聲喊道:“為國捐軀的烈士永垂不朽!”
一切安頓完畢,高勇向朝廷上表,陳述公孫度勾結三韓、高句麗和烏桓妄圖自立為王,更擅自出兵進攻玄菟郡,被高勇挫敗,其後逃回襄平,因內亂被部將斬殺。隨同奏表,還有送給張讓、趙忠的大禮,還“煩請”張讓將剛剛生產出來的新奇奢侈品獻給皇帝。
果然不出所料,洛陽朝駝到高勇的奏表後,漢帝劉宏龍顏大怒,朝臣們各個群情激憤,以司徒王允為首進言道:“皇上,高勇此次未經朝廷許可,擅自出兵擊敗公孫度,接管遼東、樂浪兩郡,還強迫屬國上表謝罪,此乃是藐視朝廷之舉,有自立之嫌!遊重罪。”
不過,曾與高勇有過一面之緣的盧值卻很寬容,“啟奏皇上!臣曾與高勇見過一面,他並非奸惡之人,黃巾動亂時曾經奮起殺敵,剿滅黃巾無數。此次乃公孫度突施偷襲,如等得到朝廷允許再出兵抵擋,只怕遼西郡都要丟了!如今,因為高勇獲勝而令高句麗、三韓這些屬國再次對大漢臣服,又令襲擾大漢多年的烏桓望風而逃,此皆不世大功!如果貿然治罪恐怕會讓臣子寒心!再說遼東、樂浪二郡歷來飽受襲擾,又經公孫度叛亂,如果沒有一位強力人物前去壓制,恐怕會使高句麗、三韓得寸進尺,最後再次掠殺大漢官吏!”
王允還要進言,皇甫嵩急悶止道:“啟奏皇上,臣聽兩方都有道理,不如朝廷責令高勇退回三郡,另外派遣官員前去赴任。”
劉宏想了想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敷衍道:“此事容朕考慮考慮!退朝!”
回到後宮,中常侍張讓一路小跑過來,撲通跪在劉宏身前哭天喊地的說道:“皇上,剛才臣聞聽司徒王允不但要求高勇退回三郡,還要重重治罪,臣雖然不是朝官卻也以為萬萬不可!”
劉宏奇道:“為何不可,高勇不過一個小小的郡守,朕要治他的罪他還敢反抗!”
張讓的腦袋可不是蓋的,立刻說道:“皇上,臣聽說高勇打敗公孫度後,使得高句麗、三韓對大漢天朝無比敬畏,嚇得烏桓狼狽逃回草原,此乃大漢之福,皇上用人有方!高勇是皇上欽點,如果因為立功而被治罪,那天下人該如何看待皇上?讓皇上治罪高勇的人不知懷的什麼居心!這是要陷皇上於不仁不義!變相指責皇上用人不當!這是在拐著彎侮辱皇上啊!”
劉宏一聽,恍然大悟,跟著勃然大怒,原來那王允還有這般居心,冷哼道:“司徒王允居然……幸好剛才朕沒有答應,否則就要鑄成大錯了!哼,王允一個老匹夫,等朕逮到機會……”
不久,漢帝不顧大部分官員的反對,不但不追究責任,反而嘉獎高勇讓他暫管遼東、樂浪二郡直至新官上任,同時負責周文族事物□允被罵居心不良,弄得好幾天上朝皇帝都不理他。
至此,歷時一個月的遼東戰役結束,激戰數場最後以公孫度慘敗而告終。進攻令支的烏桓兵戰敗,狼狽逃回草原,烏延、蘇僕延也因為這一戰傷了元氣,成為烏桓四部中最弱的兩個部族。高勇名正言順的控制了幽州東部五郡,人口一百餘萬,士兵兩萬人,收編公孫度餘部四萬人。
這章寫得不夠好,以後有時間再慢慢修改。
' '
第九章 以戰養戰(上)
中平二年(公元85年)四月十日,擊敗侵犯玄菟郡的公孫度聯軍及侵犯遼西郡的烏桓後,高勇率得勝之師凱旋。一路走來,沿途百姓無不傾城而出,熱烈歡騰的場面比新年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使高勇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