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1 / 4)

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這種選官制度,實際是兩漢察舉制度的一種延續和發展,或者說是察舉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這種新的選官制度是由魏文帝曹丕時的吏部尚書陳群創議的。

兩漢時期的察舉制,到了東漢末年,已為門閥世族所操縱和利用,他們左右了當時的鄉閭輿論,使察舉滋生了種種**的現象,與要求參與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識分子產生了尖銳的矛盾,在如何選官的問題上鬥爭激烈。

九品中正制就是在這種背景形勢下產生的。開九品中正制先導的是曹操唯才是舉的主張。曹操曾三次釋出求才令,他明確指出,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是“高才異質”,只要有“治國用兵之術”,就要起用他們來治理國家,來帶兵打仗。這無疑是對當時強調德治和仁孝的儒家思想的一次大沖擊,也是對當時用人標準的一次大糾正。指導思想的改變,引來了“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逐漸改變了東漢以來由門閥世族主持鄉閭評議和控制選舉局面的形勢,從而為建立新的選舉制度創造了條件。

曹操死後,曹丕在採納陳群的創議後,就把曹操“唯才是舉”的方針制度化了,於是九品中正製成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但當時察舉尚未完全廢除。

雖然陳群創立的九品中正制最終無法逆轉門閥專政的歷史傾向,但是創立九品中正制的初衷在於將選舉權收歸中央,只是由於當時時代的限制,沒有實現其初衷罷了。但是這並不能遮掩陳群在政治方面的傑出才能。

陳家和荀家相隔並不遠,很快就到了。

陳群對曾炩的招攬並不排斥,他是一個堅定的出世者,對於什麼樣的主公,他並沒有什麼偏見,他要求的是他的主公能夠讓他有發揮才能的空間。這樣的要求,對曾炩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在一番傾心交談之後,陳群愉快的結束了曾炩的招攬。

本來,在之前,陳群一直就對曾炩治下的治理方法很感興趣,也進行了不少的研究,這些研究讓他對北疆的政治以及曾炩這個人很感興趣。現在這裡來招攬他,正合他的心意,豈有不答應之理?陳群很明白,大漢國的未來,肯定是屬於曾炩的,他的實力太過強大,雖然別的諸侯實力也不錯,而且各鎮諸侯非常之多,但是他沒有發現他們中有任何人可能對曾炩造成真正的困擾。

第二天,曾炩就離開了潁陰,向陽翟趕去,那裡,才是他此次取道潁川郡的最主要目標,因為,有鬼才之稱的郭嘉,正是陽翟的人。

而荀彧和陳群,也很快的收拾東西,北上冀州了。

陽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禹州市。傳說為禹之都。《漢書.地理志》潁川郡陽翟縣下班固自注:“夏禹國”。應劭曰:“夏禹都也”。《帝王世紀》載:“禹受封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陽翟縣是也”。《史記.周本紀.集解》引徐廣曰:“夏居河南,初在陽城,後在陽翟”。《水經.潁水注》:“潁水自竭東逕陽翟故城北,夏禹始封於此為夏國”。

三國爭雄;英雄輩出。對於各路英雄來說;擁有高明的謀士至關重要。眾所周知;諸葛亮一出山;劉備就時來運轉;從寄人籬下的狼狽狀態開始走向成功;最終建立了一方基業。與之相反;曹操集團卻因為一個人的早逝而開始走下坡路;並最終導致曹操統一中國的理想沒能實現。**曾對此人大為讚賞;稱讚他“才識超群;足智多謀;出謀劃策;功績卓著。”他;就是曹操早期軍事智囊團的核心人物——郭嘉。

郭嘉是曹操最喜愛也是最得力的謀士;堪稱曹營第一謀臣。曹操曾多次講過;自己百年之後要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郭嘉。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否則;他在歷史的天空中所留下的光環絕對可與諸葛亮相媲美。

郭嘉出生於潁川,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登封一帶。此地是三國時期最大的人才庫。當時為各路英豪出謀劃策的謀士;十之六七出於此地。少年時代的郭嘉就展露出非凡的智慧;他喜歡與長者交談;往往有獨到的見解;常使長者們自愧不如。

一次;一個外地來的術士見到小郭嘉;大為驚歎;稱此男孩是姜子牙太公轉世。從此;郭嘉就有了一個綽號—“小太公”。光陰往薦;飽讀詩書的郭嘉轉眼長大成人。

郭嘉長得清瘦俊朗;又有一雙清澈深邃的眼睛。這位“小太公”自信而清高;喜歡無拘無束;交友非常挑剔;只與心目中的仁人志士來往。但他待朋友非常真誠、熱情;喜歡通宵達旦地飲酒暢談。

郭嘉21歲的時候;在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