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壓在劉謙身上。在這種情況下,韓遂不斷唆使馬騰追問賈詡詳情,於是馬騰和韓遂愈加放低姿態,再三追問賈詡當遇到大變時他們該怎麼辦。
賈詡見倆人神情真誠態度極好,於是就對他們說,不管遇到多麼大的變動,他們都不需要慌張,因為最後的結局一定會是劉謙完勝。他們只管裝作什麼都沒有發生,該幹什麼就幹什麼,董卓拉攏,只要條件合適就投靠董卓,董卓讓他們進攻誰就進攻誰,攻打中間也不要弄虛作假。
而他們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在劉謙軍隊路過他們轄區的時候給予通行便利,在得到劉謙大軍勝利的時候,抓住機會反戈一擊。總之,這就是演戲,演一場大戲。等到大戲落幕之時,就該和一些不服從的羌族算賬,對於反抗的羌族,高於車輪的男子一概殺死,女人財物全都是大家的戰利品。
兩人又問了一些細節,比如女人太多用不完該怎麼辦,賈詡淡淡一笑道,賣錢!劉謙手下的軍隊會用合理的價格收購各種女人。兩人心中正在憧憬著,未來究竟需要多少輛馬車運送五銖錢時,賈詡又悠悠來一句,那些年過五十色衰無力的女人應該沒有用處吧?倆人稍一掂量馬上點頭,這種不能幹活只會糟蹋糧食的廢物誰也不會要。
在與賈詡良好溝通情況下,倆人順水推船投降了董卓,在董卓沒有離開涼州時就派出兩萬騎兵,去攻打臨羌的護羌校尉閻行,閻行手中好不容易籌集的八千人馬如何會是韓馬聯軍的對手,沒有多久閻行幾千人馬就被消滅殆盡,而閻行一個人隱藏在青海大草原上沒了影蹤。
其實這也算是一場戲,閻行作為劉謙培養出的人才,賈詡如何會讓他失敗?心知肚明的韓遂也不想讓他女婿完蛋,於是大家聯手演戲,最終還是成功欺騙了來監視的董旻。董旻雖然是董卓的親弟弟,不過他卻沒有多少董卓的任俠之風,他完全是沾了他哥哥董卓的光才在董卓軍中謀得高位。沒有經過硬仗的他見兩邊殺得難捨難分慘烈異常,就以為韓遂和馬騰出真力了,為此沒少在給董卓心中為倆人美言,董卓見他弟弟如此誇獎倆人,心中最後一點懷疑也不見了,全心全意投入剿滅劉謙的戰鬥中。
在韓遂和馬騰聯手消滅閻行之後,董旻和董卓的女婿牛輔立刻開展第二階段攻略,於是與董卓交好的許多羌族舉兵十二萬向張掖殺去。起初,他們非常順利,迅速佔領張掖和威武交界的兩座城市驪靬和番和,因為這兩座城池早就被李嚴實行堅壁清野,兩百里之內再也看不到一個人影,再也看不到半粒糧食。這還是賈詡認為自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如果讓老狐狸感到勝利無望,估計連一口飲水的水井也不會留下來。
董卓十二萬友軍加上韓遂與馬騰四萬人馬,十六萬人馬沒有阻擋的來到日勒城。日勒嚴格說起來並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座軍事要塞。因為日勒位於河西走廊蜂腰地帶澤鎖谷,它的外側就是秦長城,南北兩邊都是不可攀越的大山,而大山之間最窄之處只有兩千米,而日勒要塞就建在這個兩千米之上。
日勒要塞絕對屬於天然的險關要塞,雖然沒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那麼誇張,但是屯以兩萬重兵確實能過阻遏十萬大軍的通行。而現在,日勒要塞中駐紮著六萬人馬,就把董卓十五萬友軍死死擋在關外。
數天之後,參狼羌頭目上火了,要知道頭目是馬上戰士,讓他們下馬攻城本來就是強人所難。他找到牛輔,將他的見解告訴了牛輔,牛輔聽後立刻找到燒當羌頭目,詢問確實後大喜,馬上分出八萬騎兵向傳說中的密道而去。他相信,劉謙軍的主力都在這裡,只要他帶著八萬大軍越過山陵猛然出現在張掖,一定會讓張掖之人驚慌失措,進而取得決定性的大勝。
第兩百零一章 牛輔身死
牛輔也是有苦說不出來,要知道涼州原來就是苦寒之地,單產和中原相比產量只有中原的四分之三。何況涼州近些年一直處於刀兵戰火之中,一些人們被拉去當兵,還有一些人為了躲避戰火背井離鄉,涼州很多土地荒蕪了,糧食產量自然更低。
董卓為了擴充套件勢力大肆招兵,是建立在河東搜刮的底子上,不足之處還受到何進時不時的接濟,這才一口氣將兵力加強到十幾萬。但是,糧食危機時時伴隨著董卓,如果按照原來的計劃,董卓將會聽從李儒的建議墾荒屯兵減輕糧食壓力,不然不出一年他就會陷入沒有糧食養兵的險地。當兵吃糧,這是天經地義的傳統,當主帥連士兵的肚子都喂不飽時,等待他的不是動亂就是完蛋。
這次出兵,董卓帶著了十萬大軍,也帶走了大批的糧食,留在涼州的本部只有四萬,而留下的軍糧只夠他們吃到秋糧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