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一共在陳留駐紮六萬軍隊,由親信高覽和曹操舉薦的于禁統領。高覽是袁紹屬下很有能力的大將,將高覽放到這裡就能看出袁紹很重視陳留郡。
濟陰郡剛開始出現動盪,毗鄰濟陰郡的陳留郡高覽等人就得到了訊息,只是礙於沒有軍令也就沒有派兵前去救援。等到袁術軍第二次入侵濟陰郡,並且鬧得聲勢越來越大,袁紹調遣他們前去鎮壓的軍令終於才來到高覽眼前。
出兵不是一件小事,特別是知道濟陰郡的袁術軍達到了兩萬多人後,高覽立刻叫來於禁商議出兵事宜。
兩人商討了半天也沒有達成一致,起因就在於高覽主張分派一半兵力前去作戰,這樣就算何進那邊有動靜也不會輕易丟失陳留郡。
于禁的看法則和高覽不同,他認為正所謂兵貴神速,應該趁何進那邊沒有注意到濟陰郡的變故,傾盡兵力一舉消滅濟陰郡的袁術軍。如果不快刀斬亂麻,如果何進窺伺陳留郡,陳留郡沒有穩固後方沒有援軍將會很被動。
兩個人也知道彼此考慮的都有道理,儘管爭執半天,好在沒有傷到和氣,最後還是身為副官的于禁退了一步,願意帶兵三萬進入濟陰郡作戰。
于禁進入濟陰郡後,行軍百里竟然沒有見到一個敵人,心理就感到有些不妙。後來知道敵人是為了集中力量首先擊破山陽郡的袁紹軍,他馬上加快行軍速度向東急行,想要趁山陽郡友軍吸引敵人情況下,一舉把敵人包圍起來慢慢吃掉。
從兵法方面來看,于禁如此安排十分正確。一般情況下,兩支兵力都在兩萬以上的軍隊作戰,沒有一兩天苦戰就不會輕易分出勝負。
為此,于禁嚴重低估了劉寵軍的戰力,故而當他得知山陽郡友軍被劉寵一口吞下去,現在兵力甚至比他還要多時,于禁就有些頭疼。
不過於禁畢竟是個將才,做不出不戰而退的事情。再說,于禁此時還比較年輕,建功立業的心思較重,等他消化完令他頭痛的訊息後,想著如果能擊敗不足一個時辰就能消滅兩萬人的劉寵,他將會得到的榮譽和無數好處,一股雄心又從他心底升起。
二十八日上午,兩支軍隊在己氏東邊的顧集相遇,兩軍甫一接觸,于禁軍便吃了大虧。不得已之下,于禁當機立斷,迅速帶領大軍推到一個小山頭上,一邊用大盾兵掩護一邊做防禦工事,然後依託防禦工事和劉寵對峙。
劉寵看著縮排烏龜殼的于禁,並沒有指揮大軍猛攻,只是把于禁包圍起來,然後就再也沒有動作。
于禁只知道袁術當初和何進有一些勾結,還不清楚其中的內容,他不知道,其實並不和何進毗鄰的劉寵也早早和何進達成了同盟協議。
就在於禁帶領三萬大軍東進之時,何進動用了六萬大軍也開始向陳留運動,與此同時,陳留郡南部的陳國也有兩萬軍隊進入了陳留郡。
自從黃巾之亂動搖了大漢根基之後,劉寵以他在陳國過人的號召力,號召大家踴躍參軍參加訓練。正常來說,藩國子民參加軍訓後應該調往大漢正規軍服役,但是處心積慮的劉寵豈能幹虧本買賣,他自有對付朝廷的辦法。
第一,私下賄賂十常侍,只要十常侍不說劉寵壞話,國相駱俊早就變成了自己人,他何懼其他人的閒言碎語。
其二,劉寵也不干涉藩國子民按規矩去雒陽城服役,只是堵住了他們前往其他地方的路徑。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劉寵辦事非常小心,每年只讓百姓參加軍訓兩個月,而且是輪流軍訓,結果讓很多外人也搞不清楚其中的因由,還以為這些軍訓百姓只是一批人。
一個男丁每年參加兩個月軍訓,戰鬥力不會得到多少提升,可是如果讓同一個男子訓練四到五,結果就不一樣了。儘管他們還是不能和大漢正規軍相比,可是和世家豪門的私兵比起來就有一戰之力了。
何況大漢執行募兵制度,講究兵不在多而在於精,故而東漢建立進入和平年月後,大漢北軍連帶邊軍郡兵,一共加起來也不過只有十五萬人。更不用說漢靈帝在公元178年和檀石槐作戰而喪失了近四萬漢軍精英,造成了近些年北部戰力不強的事實。
陳國面積不大,有十一萬多戶,五十四萬多口,又沒有遭受黃巾之亂的損害,人口沒有什麼明顯減少。劉寵由於在陳國的威望極高,五十多萬人中的青壯年男丁都受到了軍事訓練,說是全民皆兵也沒有錯。必要的時候,劉寵可以很快組織一支五萬人的軍隊,說起來也是一支了不起的戰力。
這次針對陳留郡的戰鬥,何進率先作戰,六萬大軍牢牢地把高覽的三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