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1 / 4)

李蓮英率領兩名太監出去之後,光緒連忙抽出自己的衣帶,快速的落筆,寫了一份衣帶詔,大致意思是說:聖母不想革退頑固守舊的大臣,而用英勇通達之士,也不想將變法進行到底,而朕卻知道,想要振興中國,非力行新政不可,但是現在朕的權力有限,如果強行推行,朕地位可能不保了,著譚嗣同、劉光第、楊銳、林旭四軍機章京好好商議一番,想出一個辦法來,能夠繼續變法下去,朕心中焦慮,望儘快想出辦法來。

寫好了之後的光緒連忙蓋上印章等,然後靜等譚嗣同和楊銳的到來。

光緒焦躁不安,覺得自己就像是一隻被圍困在籠子裡面的小鳥一樣,周圍到處都是囚籠,讓他一直透不過氣來。

時間是異常的緩慢,在光緒快失去任何耐心的時候,譚嗣同和楊銳兩人終於來了。

譚嗣同尚未覺察到任何的不同,以為只是一次尋常的詢問而已。

兩人行過君臣大禮之後,光緒看了看在一邊待著的小太監,心中暗暗著急,卻不能表露出絲毫來。

只好佯裝與譚嗣同兩人商量懋勤殿之事。

“兩位愛卿,懋勤殿一事,尚有許多細節沒有考慮清楚,因此朕特招兩位前來再多加商量。”光緒指著眼前的檔案,出聲說道。

既然光緒有要求,譚嗣同和楊銳兩人只有將有關懋勤殿之事,事無鉅細的再詳加解釋了一遍,其中有補充了不少的新觀點。

這麼一講,就過去了大半個時辰,而兩名在玉瀾堂內伺候著的小太監卻沒有任何的告退之意。

光緒看這麼下去不是辦法,恰好看見楊銳偷偷的添了添嘴唇,光緒眼珠一轉,不慌不忙的皺眉道:“去給兩位愛卿添一些茶水,送一些點心來,朕還有許多不明之處,估計要與兩位愛卿長談了。”

兩名小太監聽了半響,就和聽天書的一樣,既無聊又枯燥,要不是李蓮英吩咐他們注意一些,他們早就退了出去。

此時一聽光緒的命令,也沒有覺察出什麼不妥來,當即領命而下。

“陛下,其實開懋勤殿,設定顧問官,我們不一定要聘請洋人,可以從遼東,湖南等已經施行新政的地方,尋找幾位通曉西法的官員即可,這樣一來,朝中的反對聲應該是大減。”楊銳乘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來。

康有為等人建議光緒聘請英國人李提摩太,此乃為了制衡慈禧而建議的,誰都知道,慈禧對洋人是害怕有加,要是光緒得到了洋人的支援,慈禧會顧忌三分,不得不給光緒更多的權力。

不過楊銳卻持不同意見,第一不用說,就是怕洋人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操控中國的局勢,第二則是他比康有為要了解一些慈禧,慈禧決定是一個權力慾極大的人,不錯,慈禧是怕洋人,但正是由於她害怕洋人,才萬無可能接受洋人來當維新變法顧問官的,她只會把一切扼殺在萌芽狀態。

誰知,看見兩小太監走了出去,光緒就眼眶一紅了,他慌忙的從自己的懷中掏出衣帶來,一把塞給譚嗣同,道:“愛卿,快換上它。”

譚嗣同和楊銳兩人先是一愣,幸好譚嗣同的反應也不慢,馬上想到了歷史上東漢的衣帶詔。

連話也不回,譚嗣同飛速的抽出自己的衣帶,然後繫上光緒的那根衣帶,只要不是仔細看,還是看不出有任何的異常的。

光緒將譚嗣同的衣帶收了起來,準備待會找一個地方銷燬掉。

“皇上。”繫好了的譚嗣同這才緩過神來,有些不信的問道。

光緒連忙擺手道:“兩位愛卿,出頤和園之後,自然一切清楚,如今,我們還是先討論懋勤殿之事吧。”

兩人會意,急忙正襟危坐,又開始高談闊論起懋勤殿之事了。

幾乎在此同時,兩名太監又敲門走了進來,前後沒有超過五分鐘的時間,兩太監見和自己兩人離開之前,沒有任何的不同,遂也放下了心來。

如此,譚嗣同兩人雖然心急,但還是又談了半個時辰,光緒這才裝著一副疲倦的樣子,揮退了兩人。

譚嗣同兩人離開玉瀾堂之後,又經過了數十道檢查,都未被人發現衣帶有問題,兩人一路上有驚無險的出了頤和園。

兩人一路不作停留,僱了一輛馬車,快速的回到瀏陽會館譚嗣同的住處。

關上門之後,楊銳便急聲說道:“快,看皇上都寫了一些什麼。”

譚嗣同小心翼翼的解下衣帶,鋪在桌上,兩人俯下身子,仔細的觀看。

“皇上,…”當楊銳看到朕地位可能不保了之後,不由悲從中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