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吳曼麗門不作聲,顯然還在為究竟和不和楊雲楓去江南一事糾結,李穎將遼城的情況告訴了楊雲楓,楊玉環與楊玉瑛還在遼城的慶東樓,只是公孫綰與衛墨、奧蘭鬱自從楊雲楓去了新羅之後,也不見蹤影了,而尋找江採萍依然沒有下落。
楊雲楓端著碗筷,這時喃喃道:“江姑娘祖籍福建,到時候我們也可以去一趟福建也許能遇到她!”心中卻在對自己道:“希望能遇到吧!”
【第8?17章】早已看破
丹東城說大不大不來楊雲楓這個二品大員來到丹東,那些官員應該是立刻前來阿諛奉承,巴結都來不及,可是如今半晌卻見不到一個官員,楊雲楓自然也知道,只怕自己如今的情況,滿朝文武沒人不知曉了,這些人只怕此刻都去巴結李林甫了吧,不過楊雲楓也並不為這些阿諛小人生氣。
不過這樣一來,倒是使得楊雲楓明白了一個道理,既然自己這次“失勢”,是與自己的權利過盛有關,那麼以李隆基的智慧,就絕對不會顧此失彼,讓李林甫做大的,帝王者最拿手的就是權衡之術,如果完全罷免自己,讓李林甫坐大,那麼豈不是違背了李隆基的本願?李隆基只是試圖在臣子的權利中找一個平衡點,所以李林甫這次前來是分掌自己的職權,但是也必須要有一個人與李林甫的權利抗衡,這樣一來,天下才能太平,而如今看遍整個天下,能牽制李林甫的也只有自己,所以李隆基絕對不會徹底罷免自己。
雖然如此,楊雲楓在丹東的驛站,還是迎來了一人,楊雲楓之前也沒有想到此人會在這個時候拜訪自己,正是自己一直懷疑有謀反之心的安祿山,如今駐紮在鴨綠江南畔的唐軍正在丹東城外駐紮,而安祿山也正在此軍中。
安祿山一見楊雲楓就憤憤不平地對楊雲楓道:“義父,孩兒真是為你感到不值,你在遼東部署這麼多時日,在薊州養兵養馬,如今對契丹戰事的功勞卻要拱手讓給李林甫!”
楊雲楓怔怔地看著安祿山,心中卻在想,莫非之前自己一直錯怪了安祿山,此人心中還有忠義?要不然不可能在全遼東官員都以為自己要失勢不來拜訪的情況下,他反而來了,想到這裡,楊雲楓苦笑一聲,隨即道:“我與李大人都是大唐臣子,只要能消滅契丹蠻夷,誰立功都是一樣!”
安祿山這時立刻道:“皇上好生昏庸,這李林甫之前不是已經下了大獄了麼?義父你在遼東含辛茹苦,此刻卻為他人做了嫁衣裳,孩兒實在想不通!”說著看向楊雲楓,道:“這個鳥官不做也罷,孩兒也要遞上辭呈,隨義父你歸隱相鄰,孩兒甘願做義父身邊的一個隨從,也省得在這遼東當差受李林甫的鳥氣!”
楊雲楓聽安祿山這麼一說,心中頓時對其湧起了一絲好感,不過此時細細一想,這安祿山只是為自己就敢罵當今皇上李隆基昏庸,如此可不可看做安祿山早有反骨?想到這裡心中一嘆,也許這時自己過度的敏感了才至於如此,想到這裡,搖了搖頭對安祿山道:“你還是好生當你的將軍吧,況且皇上的旨意還沒有想來,我去留也尚未定!聽說李林甫已經對契丹用兵了,為何你們這十萬大軍還留在丹東不去前線支援?”
安祿山聞言悶哼一聲,隨即道:“還不是因為張子衝是吳立國的人,而我是義父你的人,李林甫新官上任,自然要大力培養自己的人脈,如何會將建功的機會給我們?”
楊雲楓這時心中一動,暗道原來安祿山來見自己,是因為李林甫不肯啟用自己的人?想著看向安祿山道:“既然如此,你就好生留在丹東,我相信這支隊伍,遲早要派上用場!”
安祿山立刻又對楊雲楓道:“只怕義父的想法也要破滅了,張子衝這個反覆小人知道吳立國被貶後,早就有了投靠李林甫之意了,前天孩兒還與他為此發生口角,孩兒暴怒之下,痛打了他一頓後離開了軍營,今日知道義父從新羅返回遼東,這才特來相見!”
楊雲楓聽安祿山這般一說,心中頓時一動,隨即立刻問安祿山道:“那麼薊州的陳梓傑呢?被李林甫棄用了還是去了前線?”
安祿山拍著桌子叫道:“最可氣的就是這個陳梓傑,一聽說李林甫前來遼東執掌兵權,他立刻就投效了李林甫,不過也沒去前線,依然還在薊州養馬呢!”
楊雲楓與陳梓傑相交雖然不深,但是也算了解其為人,暗道按理說陳梓傑不該是如此反覆小人吧?想著苦笑一聲,喃喃道:“也許是自己將萬事可能的都太好了,這年代又豈會有十分忠心之人?陳梓傑在蜀中的時候就錯過了建功的機會,如今來了遼東如何會放棄攻打契丹,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