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愛意,伊麗莎白完全心不在焉,沒有回應——茜茜並不愛弗蘭茨啊。每當海蘭妮想到這一點就更憂鬱。
海蘭妮很敏感,這個特質是維斯特巴赫家族的共性。
海蘭妮被逼無奈失戀了,而情敵是自己最鍾愛的妹妹……這個大概是最最讓人沮喪的狀態了吧。從伊舍爾回家之後,海蘭妮的精神一直不怎麼好,伊麗莎白也不怎麼敢跟她說話,盧德薇卡夫人只得在操心伊麗莎白嫁妝的同時,努力安慰大女兒。
****
格呂內伯爵帶來了一份文章,上面寫道:“上天賜予你登上寶座,去和解貴族和人民,把這一對分裂的戀人永遠連鎖在一起。男人用正義之劍未能成就的事業,將由女人手持慈善的棕櫚枝去完成……在這個支離破碎和狂風暴雨的時代,你和你的家族應成為一座燈塔,拯救絕望中的海難者,應成為一座聖壇,我們虔誠地跪倒在你的面前,祈求你的呵護。……我們相信,你將是我們和他之間的橋樑,透過你向他轉達我們由於懼怕而不敢說出的心聲,讓某些事情用過你柔嫩的雙手出現美好的轉機。”'注14'
伊麗莎白羞赧的承認“沒有看懂這篇文章”,格呂內伯爵解釋道:“那是平民們,希望您可以為普通的民眾對皇帝陛下轉達他們的意願。”
“什麼意願呢?無外乎是有飯吃、有衣穿、不打仗吧。”伊麗莎白揣測著。
“對的,殿下。普通的民眾要求不高。”
伊麗莎牽牽嘴角:“那是因為已經不能再慘了,所以如果稍微有點鬆動,平民們都會感激涕零的吧……”
格呂內伯爵毫不掩飾自己的吃驚:“殿下!”
“噢,我隨便亂說的。”伊麗莎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思想過分接近普通平民了。馬克思公爵儘管思想民主,但是這種思想從沒有灌輸給子女,他不僅僅在貴族中是異數,在自己的家庭裡面也是個異端。
——————
注14:摘自《這本書屬於皇后》,安東尼朗格爾著,維也納,1854。
20、藍色多瑙河
時光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轉眼之間,便到了結婚的日期。
854年4月20日,巴伐利亞女公爵伊麗莎白離開祖城慕尼黑。
這一天,奧地利和普魯士結成了聯盟,以迫使俄國從被它佔領的各個多瑙公國撤軍;奧地利軍隊開赴俄國邊界,弗蘭茨踏上了反俄之路。
在慕尼黑的新宮的家庭教堂舉行了彌撒之後,伊麗莎白又向巴伐利亞國王馬克思二世和舅舅前國王路德維希一世辭行,新宮的門前聚集了大批前來告別的民眾,歡呼聲令得伊麗莎白頗有些吃驚,又有些感動。
她還沒有見過這種場面,一向奉行“低調”的處事原則的她,還無法很快適應這種狂熱崇拜。
“媽咪……”伊麗莎漸漸當盧德薇卡夫人是真正的母親了,不由自主尋求她的保護。
“不要怕,”盧德薇卡抓住伊麗莎白的小手:“你看他們多熱情啊,茜茜,這都是你的子民。”
“他們是馬克斯表哥的子民。”
“噢,那有什麼分別呢?你知道巴伐利亞一直都是奧地利的忠實盟友。”哥哥路德維希興沖沖的道。路德維希在無聊乏味的柏林住了3個月之後,終於回到熟悉的慕尼黑。
“小心馬克斯表哥聽見。”伊麗莎白皺眉:這一家人的政治覺悟還真得低到離譜啊。
奧地利未來的皇后必須要乘坐馬車到達施特勞賓,然後乘坐輪船前往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地區——帕騷,馬克思公爵一家將全程陪同。
幾個年幼的弟妹全都興奮異常,乘船出遊不是沒有過,但是——這是奧地利皇后的送親之旅啊。
茜茜最喜歡的小弟弟卡爾不住的嚷嚷著:“我是茜茜皇后的騎士!我要永遠保護茜茜!”
海蘭妮逗他:“茜茜的騎士可不是你哦,弗蘭茨才是她的騎士。”
“呼呼!弗蘭茨也要排在我之後,誰叫我是茜茜的弟弟呢!”
“卡爾,羞羞羞,你還尿床呢。”瑪麗揭他的老底。
“瑪麗,你這個小壞蛋!”卡爾大怒,撲了上去,兩個孩子扭成一團。
“哎呀呀,你看你們這些小淘氣鬼!”盧德薇卡夫人很頭疼,忙把孩子們分開,“這是茜茜的喜事,你們想捱打嗎?”
“而且如果你們捱打了,還不能哭。”伊麗莎白一本正經的說:“如果你們在我的婚禮上面哭鼻子,我就不喜歡你們了。”
伊麗莎白還保留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