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新華國陸軍在西婆羅洲的作戰!
戰爭進入火器時代之後,對於後勤補給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新華國陸軍無論是步槍還是火炮,射速都遠遠超過西方強國使用的武器,這在保證了新華國陸軍的強大攻擊力的同時,也增加了後勤保障的難度。更確切的說,在進入工業時代之後,隨著科技和工業實力的發展,戰爭已經成為了國與國之間的綜合實力的比拼。將領在戰爭當中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低,特別是普魯士的參謀本部成立之後,無數的參謀人員透過精密的計算,將國家的實力分毫不差的投入到戰場當中,從而確保在戰爭當中能夠取得勝利。後來透過統一之後,德國陸軍之所以天下無敵,其參謀本部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代替的!
龍宇飛組建新華國總參謀部,就是希望新華國的總參謀部能夠逐步發展成為德國參謀本部一樣的機構。只不過,目前的新華國總參謀部。只不過是初具雛形而已。要達到龍宇飛的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海軍取得了制海權之後,新華國陸軍開始出動了。第一批兩萬多人的部隊。將在西婆羅洲登陸。登陸的地點,並未選擇了坤甸,而是西婆羅洲的另外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山口洋。這裡,並未陷落,依舊掌握在蘭芳國的殘餘勢力的手中。在山口洋登陸,便於新華國陸軍的登陸行動。從山口洋到東萬律和坤甸。也都只有一百多公里而已。經過蘭芳國多年的建設,交通設施也過得去,足以支